今天華視新聞報導了一則有關肝癌治療的醫藥新聞,令我心裡為之一振。我國原子能委員會宣佈,「利用放射線同位素,成功研發出標靶藥物﹝錸一八八﹞經由動物實驗證實可以成功治療肝癌,兩個月存活率也提升到八成以上。」
「原能會利用放射線同位素,成功研發出錸188的標靶藥物,可以精準殺死癌細胞。帶有放射線的顯影劑,利用導管打入肝臟動脈,就會直接在癌細胞釋放貝他線,殺死癌細胞。即使是肝癌末期,兩個月存活率,至少可以提升八成。而原能會已經向美國、歐盟申請世界專利。」
「目前只要輻射劑量安全評估過關,就正式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為肝癌末期的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傳統療法僅能延長患者的存活期,而錸188標靶藥物188Re-ECD-Lipiodol將可澈底消滅癌細胞。核研所輻射應用科技中心主任兼化學組長沈立漢表示,傳統肝癌療法皆無法治本,僅是讓病患能夠多活幾年,核研所的目標是希望徹底消滅癌細胞。
沈立漢指出,188Re-ECD-Lipiodol殺死肝癌細胞的原理,跟精靈炸彈自動追蹤搜尋目標物一樣,從血管注入人體後,隨著血液循環、自動附著在肝癌細胞上,再釋放出貝他射線殺死癌細胞,卻不會傷害正常細胞。
新聞來源:
錸188實驗成功 治療肝癌新曙光
另則新聞:錸188治肝癌 動物實驗8成存活
2008年2月18日
2008年2月11日
098_合歡山、武陵之旅
為了避開新年的人潮,我們選擇2/3日出發前往合歡山。這是一月中旬就預定的行程,但出發前一週一波波的寒流,預示我們有可能在山上遇到下雪,我們因此上網租了雪鍊備用,免得到了當地進退不得,被人狠敲一槓。
當天經國道三號,經草屯取台十四線順利來到霧社。施工中的國道六號(台中-埔里)已於一月底開放愛蘭-埔里終端的九公里路段,一路走來景色怡人。原本要進奧萬大觀賞楓紅,但不小的雨勢使我們到了奧萬大門口收費站前又折返到親愛國小萬大分校炊煮午餐。

我們由霧社取道台十四甲線,經由清境(見晴)來到合歡山區。天空一片灰濛濛的,下著時大時小的雨。路上車輛並不多,武嶺停車場也沒多少車輛。下午兩點多來到合歡山莊,此時溫度約二.四度。到櫃台領取鑰匙,我們再度上車前往今晚住宿的地方-滑雪山莊。當我們正在前廳吃著午後茶點時,有一家人穿著雨衣進來;他們今天去爬合歡山北峰、西峰。這是合歡群峰中最難走的。我心中佩服他們冒著這又濕又冷的天去爬山的勇氣與毅力。
下午四點多,擔心入夜後由滑雪山莊至台十四線這段約四百公尺的小路會結冰,因此我們提前出發到合歡山莊等候六點的晚餐。在山莊大廳等候時,進來一位美國籍的旅客,穿著雨衣,拎著帳蓬等行李,詢問有無空床位。原來他是來自美國,目前定居屏東,以教授美語為業,娶了台籍妻子,育有三個孩子。他一人騎著重型機車進行年度的環島旅行。十九年的台灣生活,使他不但國語非常流暢,也對台灣的社會有相當地了解。晚飯後與他閒聊,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觀點,使我們了解台灣的優點,包括公共基礎建設及全民健保政策。一夜的對話,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國家。
第二天清晨,由於有人高山症並未因一夜睡眠而緩解,因此決定放棄在山上等候降雪,早餐後即收拾下山,前往下一站-武陵農場。由合歡山莊至合歡山小風口之間路面有結冰現象,我們緩速前進,花了半小時才抵達大禹嶺。我們在此稍做停留,即續行穿過合歡隧道前往梨山。沿途道路狹窄,且有多處崩塌處在施工,這段20公里的路程花了足足一小時才抵達。抵達梨山,我們決定先上福壽山農場參觀。
這一座農場當年是為了安置來自大陸的軍人退伍後的生活而設立的。歷經五十年,第一代為數一百名的開墾先驅者早已淍零,加上九二一大地震使得中橫公路谷關-德基之間交通中斷,前來梨山的遊客銳減,福壽山農場的觀光收入也大受影響。我們在此停留約兩小時,即下山,取道台七甲線,經由環山部落,約一小時後來到武陵農場。
武陵農場收費站前「雪霸國家公園」界址碑兩棵盛開的粉紅色櫻花像張開雙臂般迎接遊客的到來。武陵路兩側也有數處成林的櫻花盛開,但在陰雨中我們只能從車裡透過矇矓的車窗欣賞。來到林務局武陵山莊,我們各自窩在房間,鑽進羽絨被裡取暖。六點晚餐,桌上的菜色跟十八年前第一次來此住宿時,似乎沒什麼不同。房間雖有電視機,但只能收看四個頻道。一樓房間的潮濕可從次日起床時門窗縫隙凝結的水珠可知一斑。
第三天早餐後,雖是細雨紛飛,我們仍決定健行前往桃山(煙聲)瀑布,否則我們這趟行程應該改稱「吃睡之旅」。我們有人撐傘,有人穿雨衣,穿過武陵吊橋,沿著水泥步道上行。其中一人在1.2k處折返,第二人在1.5k涼亭處折返,理由是「回去陪折返的那位伙伴」,第三人「所幸」因鞋底脫落而折返,餘下六人繼續行程。一路上共遇到五隊遊客,另有一位單身年輕獨行俠。這段全長4.3公里的步道以之字形上升400公尺高度,算是相當輕鬆的行程,也是我第三次造臨。
約十一點返抵武陵山莊,驅車前往雪山登山口,中途在露營區上方涼亭炊煮午餐。可能是早上這段健行燃燒掉不少卡路里,大家胃口奇好,把剩下食物吃喝乾淨,僅留下水果可能因為天氣濕冷而較不受青睞。我們在收拾妥當後,前往雪山登山口。這是所有攀登雪山主峰的登山客必經的孔道。這座登山服務站以原木建造在大水池旁。在它前面有一寬敞的平台,在天晴時可眺望南湖群山。此時有二位志工留守服務,據告知,近日因天候不佳,山上僅有九名山友。志工熱情地為我們解說雪山風情,並開放讓我們進入步道口到大水池旁取景拍照留念。大水池+登山服務站木屋是每位攀登雪山的山友難忘的畫面。
告別了雪山登山服務站,我們趨車前往礁溪,車過思源埡口南湖登山口後,迎面而來的是有名的濃霧。在陰雨中行駛霧區,我們放慢速度。自思源至棲蘭之間有多處坍方,兩車以對講機保持連絡,平安地於五點多來到宜蘭。我們在光復國小對面小吃店吃晚餐,結帳時,九個人竟然只花了390元,我們帶著滿足的笑容,沿著台九線來到溫泉之鄉-礁溪。
或許大家都回鄉過年了,礁溪街上來往人車稀疏,飯店內原本熱鬧的泡湯區卻僅有20來個客人,雖然空間大多了,但也相對地少了一份人氣。大約七點時,戶外風勢增強,我們躲進室內SPA區,但一陣強風刮起,使得整個飯店停電,一下子陷入一片漆黑中。在現場工作人員一陣忙碌查修後,約過了十多分鐘恢復供電。
我們於八點多離開礁溪,經由雪山隧道返回桃園。我則先到土城歸還租借的雪鍊,約晚上十點返抵可愛的家,結束三天兩夜的假期。
更多照片
當天經國道三號,經草屯取台十四線順利來到霧社。施工中的國道六號(台中-埔里)已於一月底開放愛蘭-埔里終端的九公里路段,一路走來景色怡人。原本要進奧萬大觀賞楓紅,但不小的雨勢使我們到了奧萬大門口收費站前又折返到親愛國小萬大分校炊煮午餐。
我們由霧社取道台十四甲線,經由清境(見晴)來到合歡山區。天空一片灰濛濛的,下著時大時小的雨。路上車輛並不多,武嶺停車場也沒多少車輛。下午兩點多來到合歡山莊,此時溫度約二.四度。到櫃台領取鑰匙,我們再度上車前往今晚住宿的地方-滑雪山莊。當我們正在前廳吃著午後茶點時,有一家人穿著雨衣進來;他們今天去爬合歡山北峰、西峰。這是合歡群峰中最難走的。我心中佩服他們冒著這又濕又冷的天去爬山的勇氣與毅力。
下午四點多,擔心入夜後由滑雪山莊至台十四線這段約四百公尺的小路會結冰,因此我們提前出發到合歡山莊等候六點的晚餐。在山莊大廳等候時,進來一位美國籍的旅客,穿著雨衣,拎著帳蓬等行李,詢問有無空床位。原來他是來自美國,目前定居屏東,以教授美語為業,娶了台籍妻子,育有三個孩子。他一人騎著重型機車進行年度的環島旅行。十九年的台灣生活,使他不但國語非常流暢,也對台灣的社會有相當地了解。晚飯後與他閒聊,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觀點,使我們了解台灣的優點,包括公共基礎建設及全民健保政策。一夜的對話,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國家。
第二天清晨,由於有人高山症並未因一夜睡眠而緩解,因此決定放棄在山上等候降雪,早餐後即收拾下山,前往下一站-武陵農場。由合歡山莊至合歡山小風口之間路面有結冰現象,我們緩速前進,花了半小時才抵達大禹嶺。我們在此稍做停留,即續行穿過合歡隧道前往梨山。沿途道路狹窄,且有多處崩塌處在施工,這段20公里的路程花了足足一小時才抵達。抵達梨山,我們決定先上福壽山農場參觀。
這一座農場當年是為了安置來自大陸的軍人退伍後的生活而設立的。歷經五十年,第一代為數一百名的開墾先驅者早已淍零,加上九二一大地震使得中橫公路谷關-德基之間交通中斷,前來梨山的遊客銳減,福壽山農場的觀光收入也大受影響。我們在此停留約兩小時,即下山,取道台七甲線,經由環山部落,約一小時後來到武陵農場。
武陵農場收費站前「雪霸國家公園」界址碑兩棵盛開的粉紅色櫻花像張開雙臂般迎接遊客的到來。武陵路兩側也有數處成林的櫻花盛開,但在陰雨中我們只能從車裡透過矇矓的車窗欣賞。來到林務局武陵山莊,我們各自窩在房間,鑽進羽絨被裡取暖。六點晚餐,桌上的菜色跟十八年前第一次來此住宿時,似乎沒什麼不同。房間雖有電視機,但只能收看四個頻道。一樓房間的潮濕可從次日起床時門窗縫隙凝結的水珠可知一斑。
第三天早餐後,雖是細雨紛飛,我們仍決定健行前往桃山(煙聲)瀑布,否則我們這趟行程應該改稱「吃睡之旅」。我們有人撐傘,有人穿雨衣,穿過武陵吊橋,沿著水泥步道上行。其中一人在1.2k處折返,第二人在1.5k涼亭處折返,理由是「回去陪折返的那位伙伴」,第三人「所幸」因鞋底脫落而折返,餘下六人繼續行程。一路上共遇到五隊遊客,另有一位單身年輕獨行俠。這段全長4.3公里的步道以之字形上升400公尺高度,算是相當輕鬆的行程,也是我第三次造臨。
約十一點返抵武陵山莊,驅車前往雪山登山口,中途在露營區上方涼亭炊煮午餐。可能是早上這段健行燃燒掉不少卡路里,大家胃口奇好,把剩下食物吃喝乾淨,僅留下水果可能因為天氣濕冷而較不受青睞。我們在收拾妥當後,前往雪山登山口。這是所有攀登雪山主峰的登山客必經的孔道。這座登山服務站以原木建造在大水池旁。在它前面有一寬敞的平台,在天晴時可眺望南湖群山。此時有二位志工留守服務,據告知,近日因天候不佳,山上僅有九名山友。志工熱情地為我們解說雪山風情,並開放讓我們進入步道口到大水池旁取景拍照留念。大水池+登山服務站木屋是每位攀登雪山的山友難忘的畫面。
告別了雪山登山服務站,我們趨車前往礁溪,車過思源埡口南湖登山口後,迎面而來的是有名的濃霧。在陰雨中行駛霧區,我們放慢速度。自思源至棲蘭之間有多處坍方,兩車以對講機保持連絡,平安地於五點多來到宜蘭。我們在光復國小對面小吃店吃晚餐,結帳時,九個人竟然只花了390元,我們帶著滿足的笑容,沿著台九線來到溫泉之鄉-礁溪。
或許大家都回鄉過年了,礁溪街上來往人車稀疏,飯店內原本熱鬧的泡湯區卻僅有20來個客人,雖然空間大多了,但也相對地少了一份人氣。大約七點時,戶外風勢增強,我們躲進室內SPA區,但一陣強風刮起,使得整個飯店停電,一下子陷入一片漆黑中。在現場工作人員一陣忙碌查修後,約過了十多分鐘恢復供電。
我們於八點多離開礁溪,經由雪山隧道返回桃園。我則先到土城歸還租借的雪鍊,約晚上十點返抵可愛的家,結束三天兩夜的假期。
更多照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