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7日

120_生日快樂 (3)

 為了彌補前天生日聚餐小女兒缺席的遺憾,今天(4/26)再度聚餐一次,全員到齊。下午兩點從家裡出發,今天桃園縣府在慈湖的蔣公銅像公園舉辦戶外音樂會,預估那條路會很塞。果不其然,過了崁津大橋,沿著康莊路五段的內柵國小要左轉通往頭寮、慈湖的道路滿是動彈不得小客車,我們續行至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付了八十元入園費,取道環湖道路前往位於龍珠灣旁的湖畔咖啡。
 由於天氣晴朗,雖已下午三點鐘,店裡仍坐了八成的客人。有的是三代同堂,有的是一身勁裝打扮的單車騎士,也有兩三家好友共同出遊的。戶外座位因太陽正毒,因此我們選擇坐在有空調的室內用餐。下次會選擇五點左右來用餐,可以欣賞夕陽餘暉下的湖光山色,又不致受紫外線摧殘。

 用餐畢,驅車來到百吉隧道旁的「百吉林蔭步道」,我們從石龜坑橋起行,一路行走在濃密的林蔭步道上,約十五分鐘步程來到步道的分水嶺,續行可達百吉隧道慈湖端出口,左邊有叉路可通往溪洲山及石門水庫,右邊叉路可通往石龜坑山及白石山。我們緩步折返入口的石龜坑橋,向店家借了洗手間,順道買了冰棒、滷豆干來塞牙縫。

 再度上車,來到舊百吉隧道南口。它被廢棄了將近十年,直到去(96)年一月由桃園縣府撥款整修為觀光步道後,重新對外開放。她們三位下車步行穿越舊隧道,我則開車到北口(慈湖端)接駁,順道在隧道口合影留念。

 再度上車,經由大灣坪收費站進入石門水庫。時間將近傍晚六點,收費站只收費到下午五點,因此大搖大擺地進入園區,沿著環湖道路來到壩頂。此時,環翠樓前停滿了各式車輛,通往洩洪道的通道關閉,只留下一人通行的空隙,行人只能通行到嵩台前,又被圍籬擋住。此時,太陽已下山,涼風徐徐,好不舒服。我們再到壩底轉了一圈,就從員樹林打道回府,結束這半日之遊。此時此刻,能有家人女兒在身邊,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2008年4月24日

119_生日快樂 (2)

 大女兒提醒了我今天是本尊「五秩晉四」的生日,並說她今天下課後要回來陪我,心中好不高興。小女兒因在台北另有活動,要很晚才得回來,因此三缺一情況下渡過今天的聚餐。

 自從上次去了石門水庫邊的湖畔咖啡用餐後,女兒喜歡那兒的氣氛,因此我們再度驅車前往。大約傍晚六點鐘抵達湖畔,太陽雖已下山,加上天空多雲,但仍有足夠的亮度可飽覽湖光山色一番。

118_生日快樂 (1)

 今天是我的生日。要送自己什麼生日禮物呢?解決一個問題,令自己有成就感,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十天前,樓下向我抱怨他家天花板漏水。這是第三個漏水點了。前兩個是我自己施工解決的,眼前這個問題當然還是要自己來囉!經過十天觀察,漏水點應該是我家的自來水管在漏水。但問題是,要掀開剛鋪的地毯及地板確認漏水的嚴重性,以及敲開磚牆才能看到漏水點,就令我懊惱了好幾天。但是樓下鄰居真的沒耐性了,還是儘快解決的好。
 漏水的位置是原先熱水器的管線所在,因後來加蓋,而將熱水器管線遷至後陽台。牆面上明顯的看得見發霉的情形,漏水點應該就在上方不遠處:

 掀開木地板,看到地面濕透了,木板也吸飽了水:

 地面積水的情形說明了漏水已不容忽視了:

 跟發哥的朋友借了一支電動鎚,毫不留情地對著牆壁開膛剖肚,要找出病灶:

 費了好一會兒功夫,找到了三個管線。左邊的是熱水管,中間的是冷水管,右邊也是冷水管,但因無用而被用水栓塞住,這裡是最可疑的漏水點。取支扳手旋開水栓,發現它已斷成兩截。可能是材質較差,或當時師傅施工時用力過度所導致。換上一個新的水栓,開啟總開關送水,它已不再漏水,倒是中間那支冷水管有滲水情形,但不嚴重,不過要修理它需較費事,因此暫時放過它,留到週末再來修理。

 當下最想做的事是洗個熱水澡。過去一個星期我們一家採用復古方式燒熱水,洗得很克難。今天,終於可以使用蓮蓬頭痛快地洗個舒服的熱水澡了,心中有一股莫名的幸福感。原來,幸福是那麼簡單!

2008年4月18日

117_百吉上登白石山




2008年4月14日

116_第七次栓塞出院後回診

 今天是第七次栓塞出院(97.03.18)後回長庚門診。今天要去兩個門診,先去桃園分院腸胃肝膽科門診,再去林口總院癌症門診,順道為妻掛了直腸肛門科門診。由於我的兩個診分隔兩地,預定時間又只相差40分鐘,因此,昨晚傳簡訊給桃園分院的醫師,希望可以讓我提早就診,以便有充裕時間轉去本院。
 早上九點半準時來到分院,等候十分鐘後輪到我。醫師指著螢幕上3/17血管攝影的圖片,說除了右下方有一顆2.5公分大的腫瘤外,右上方有四、五顆各約1公分的腫瘤,是新長出來的。為此,醫師安排五月份要我住院接受第八次栓塞治療。對此,外科醫師認為上次栓塞治療時,有對這顆2.5公分的腫瘤塞藥。但是,因為上次出院後未做斷層掃瞄,所以無法確知塞藥的效果如何。既然住院通知單已開了,那就等到住院時再做必要的檢查。
 對於反覆的栓塞治療,癌症門診醫師解釋說,由於栓塞不一定能完全殺死腫瘤,殘留的部份有可能長出新的腫瘤來,因此需要定期追踪檢查,一有發現新長的腫瘤,就要進行栓塞治療。他說,他的病人中只有少數幾個人,因為腫瘤數目少,只做一、二次栓塞,就沒再發現新長出的腫瘤。
 醫師也說,我的胎兒蛋白(AFP)指數,從未治療前的341,到治療後一直維持低於10,表示肝硬化的程度未再惡化。對照去年做兩次的HBV-DNA檢驗,及上週在台北市立醫院的AFP值,顯示改變生活作息、每天1~2杯鮮果汁,加上服用適量各類維化命等等,有助於改善肝炎情況。肝炎能獲得控制,就可避免肝硬化的惡化,如此可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至於腫瘤,就交由醫師來治療了。 
 雖然今天行程有點忙,但都銜接得很好,沒有浪費一點時間。桃園分院結束,轉往林口總院,先陪妻到復健大樓的直腸肛門外科門診,再轉至病理大樓五樓的癌症門診。結帳後準備離開時,發現病理大樓一樓的國民健康保險局正在進行免費的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由於不必等候,因此,妻順道做了檢查。將近十二點,完成一切的行程,我們打道回府,到桃園縣府後方的吉品餐廳享用午餐。在外午餐,是我們家人最輕鬆快樂的時光。

2008年4月10日

115_春遊芎林

 清早送女兒到桃園站搭車。回到家不久,即傳來隆隆雷聲,不久下起傾盆大雨。所幸,一個小時後即漸歇。今天要去芎林探望秋蘭姐妹。
 秋蘭嫁到關西何家已有十餘年,現育有三名子女;老大就讀國中一年級,老二國小六年級,老么就讀小三。先生從事運輸業,是家中的長子。自兩年前因公婆相繼過世後,兩位小叔皆已成家,共住一屋,稍嫌擁擠;加上家族位於芎林的祠堂需年輕的一代來照料,因此他們選擇搬遷來此居住。

她的家就位在路旁駁崁上,需來個120度的急左彎,再爬一小段陡坡就到了。祠堂是典型的三合院格局,正廳就是公媽廳,右廂住的是原先照料祠堂的叔伯輩老夫婦二人,秋蘭一家就住在左廂房。但廂房格局較小,他們因此另花了一百萬元在廂房後面加蓋兩個房間給孩子,及整修門窗及設備。一切看起來明亮舒適,輕風徐徐,坐在客廳格外涼爽。
 在交談中,了解了她的近況與屬靈的需求,我們留影後告別,轉往芎林街上拜訪葉牧師。他的教會已拆除重建,因此臨時辦公室設在文林閣對面的民宅裡,地下室作為週間聚會場所,主日聚會則借用芎林國小禮堂。建堂真是一件勞心勞力的繁重工作,完工後還得為償還借貸款來籌措經費。
 與葉牧師一同步行,沿著芎林老街來到另一頭的「美濃樓小吃店」。我們夫婦點了湯米粉,葉牧師點了湯粄條,再點海帶(因為豆干及滷蛋賣完了)及炒波菜來配。中午用餐時間,客人很多,店裡五、六個工作人員忙翻了。我數年前即曾來此光顧,因為它有我記憶中的古早味。小時候,家裡經營同類的小吃店,這家店賣的餐點、配菜,都是我熟悉的,口味也很道地,因此我建議葉牧師來此用餐。一碗湯米粉,裡頭有一顆槓丸,加上瘦肉絲,價格35元(最近新調的價錢),在其它地區至少要50元,而且沒有那麼濃郁的湯料。

 用餐畢,我們前往恩霖堂工地,參觀工程進度。我們站在芎林國校鄉立圖書館前面的空地,葉牧師向我們解說各樓層的設計理念及用途。心中祈禱工程能在弟兄姐妹同心合意下順利完工。
 臨別前,葉牧師好意地以兩盒當地名產-蛋糕相贈。蛋糕大小約成人巴掌全開大小;模樣很古樸,沒有華麗的奶油裝飾;口感綿密細緻,配上熱騰騰的烏龍茶,應該是絕佳的午茶組合。

2008年4月1日

114_DR-70III癌細胞檢測評估報告

 今天下午收到97.03.20的DR-70III癌細胞濃度檢測評估報告。

 檢驗報告指出,我的DR-70III檢測值為0.5ug/ml(參考值為<1.0),按其分類屬於「低度風險的範圍內」。這指數對照我的病況似乎是矛盾的,但其說明書列出「偽陰性」的警語:
   ●首先必須先排除「偽陰性」的可能。(乳糜血、癌症末期)

 我有必要於四月8日的門診中,向提供我這檢測卷的賴醫師請教,看看這檢測值對我的病況與治療是否具有參考價值。(後記:今天門診沒跟醫師提起這件事。97.04.08)

113_轉載「堵死壞細胞-認識肝癌栓塞治療」

堵死壞細胞—認識肝癌栓塞治療

●何謂栓塞治療?
栓塞治療就是利用導管插到營養肝臟的血管(肝動脈),然後打入栓塞物質,將肝動脈堵死,肝癌細胞缺乏血液供應而壞死,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

●正常肝組織會受傷?
正常的肝組織除了肝動脈供給血液之外,還有一條血管(門靜脈,收集來自胃、小腸、大腸營養分的血管)供給血液,因此肝動脈栓塞之後,不太受影響。

●何時要做栓塞治療?
肝癌之治療,一般若是能手術切除以手術效果最好,但如果腫瘤太大
、部位太深、或數目太多、或肝硬化太厲害,切除之後可能會引起肝衰竭,這時可以考慮做栓塞治療。

●何時不能做栓塞治療?
正常肝臟雖然有兩條血管供給血液,但是栓塞之後,對肝功能多少還是有點影響,因此如果肝功能太差,例如肝硬化太厲害,或肝炎發作,就不適合做栓塞治療。此外,如果肝癌已經侵入門靜脈的主幹,也不適合做栓塞,因為肝臟已將缺少門靜脈的血液,只剩下肝動脈供給血液,如果再將肝動脈栓塞掉,正常肝組織會因缺血而壞死,進而引起肝衰竭。
但如果門靜脈有腫瘤侵入的地方是在分支,那就不一定不能做栓塞,要考慮栓塞之後剩餘之肝功能是否可以負荷而定。

●栓塞有什麼副作用?有沒有危險性?
栓塞最常見的副作用如下:

◆腹痛
通常在栓塞後第一天,上腹疼痛最厲害,然後逐漸減輕,通常持續一星期左右。

◆噁心、嘔吐
栓塞第一天,很多病人會有嘔吐的現象,這是因為肝動脈阻塞之後肝臟缺氧之故,另一可能原因是因栓塞物質回流阻塞到供給胃、小腸的血管之故。

◆發燒
通常在栓塞後第二天發生,持續一至二星期,也有少數患者發燒時間長,甚至長達一個月,這種情形通常是腫瘤太大,栓塞後腫瘤大量壞死所致。

◆細菌感染
在栓塞治療過程當中細菌感染,細菌的來源可能是栓塞的器械或傷口,或體內原有的腸內細菌而來,通常在栓塞後三天以上才開始發燒,有時還會有顫抖現象,有少數病人甚至會引起敗血症而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
由於腸胃的血管被栓塞(可能栓塞的物質回流之故),造成胃腸缺血引起胃潰瘍而出血,病人可能會有解黑便、甚至吐血的現象。

◆膽囊發炎
膽囊的血管由肝動脈供應,因此有可能栓塞之後引起膽囊缺血而發炎、甚至壞死,更進而引起細菌感染,甚至敗血症。

◆肝衰竭
這是最嚴重的併發症,栓塞之後正常的肝組織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肝細胞大量壞死,剩餘的肝細胞無法負荷引起肝衰竭,甚至肝昏迷。

●栓塞可將腫瘤完全消滅嗎?
栓塞通常只能讓腫瘤部分壞死,壞死的程度不一定,只有少數病例腫瘤完全壞死,因此,栓塞治療通常要重複施行。

●栓塞最多能做幾次?
理論上,如果肝功能還可以,血管也可以勾得到,栓塞可以無限次做,但由於肝動脈做久之後,可能會阻塞,因此導管放不進去,或者肝癌又有新生的血管長出來,這些新生的血管可能太小,使導管無法進入,或者經過幾次治療之後,病人肝功能變差了,無法負荷,因此最後無法再進行另一次栓塞治療。
以台大的經驗,有病人經歷十餘次的栓塞治療而仍存活的。

●栓塞失敗無計可施嗎?
如果栓塞不成功,或者腫瘤經過幾次的栓塞治療但仍然壞死不完全,如果腫瘤不是太大(五公分以下)可以考慮利用電燒法(RFA),在超音波監控之下,將腫瘤燒死。
萬一腫瘤太多、或太大、或已經侵入大血管、或已經轉移,那只能考慮做藥物治療。如果腫瘤數目不多(三公分以下三顆,五公分以下一顆),栓塞不成功,肝硬化又厲害,不適合做其他治療,可以考慮做肝臟移植。


原文出處:羅東博愛醫院十二樓腸胃內科病房製

112_轉載「栓塞治療 讓肝斷絕後援」

●栓塞治療 讓肝癌斷絕後援
轉載自「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第38期會刊

諮詢∕曾旭明(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放射科副教授)
   梁嘉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撰稿∕王昶閔

王先生52歲,12年前發現感染C型肝炎,多年來一直定期追蹤檢查。7年前檢查發現肝臟長了2顆腫瘤,大小約2公分,胎兒蛋白也上升到450,因為評估結果王先生並不適合接受手術切除,經過栓塞治療後,腫瘤獲得控制,胎兒蛋白也回復正常。

一般來說,肝細胞癌(俗稱肝癌)若能切除效果最佳。根據台大醫院針對小型肝癌開刀後存活率做的統計發現,在5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5年以上存活率為 55%。但如果腫瘤太大、數目太多,因為需切除的肝臟範圍太大,而且肝癌患者大多有肝硬化,手術後容易引發肝衰竭,此時就要考慮用栓塞或其他療法。

延遲發現肝癌 不到2成可手術

肝臟沒有神經,等到肝癌出現症狀時,大多已是晚期。根據統計,晚期的肝癌能夠開刀的比例只有不到20%,甚至也有20%的病例發現肝癌時已出現腹水、黃 疸,以至於無法接受積極治療,只能接受保守的症狀療法,以減輕身體的病痛。換言之,只有大約60%的病患,可以接受手術以外的其他積極的局部治療。

和一般癌症不同的是,肝癌對於化療的反應不佳,因此醫界發展出其他的治療方式,包括栓塞治療、酒精注射、無線射頻(RFA)治療(簡稱射頻治療)、放射線 治療等,其中最常用的治療就是栓塞治療,這項治療又稱為「肝動脈血管栓塞術」,大約在西元1970年代開始發展,對於肝癌有相當顯著的療效。

不開刀 可改做栓塞治療

不適合開刀者,在癌細胞仍未轉移、腫瘤較小、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醫師會優先建議病患先接受酒精注射或較新的射頻治療,若不適合,就必須考慮進行栓塞治療。

肝癌患者可接受栓塞治療的條件必須符合肝門靜脈通暢、病情分類屬於肝功能較佳的Child氏分類A與B級,即患者肝功能、黃疸、白蛋白等各項指數都不能太差,病患也不能有嚴重的凝血問題。栓塞治療標的的腫瘤大小以不超過5公分效果最佳。

阻斷肝動脈 餓死癌細胞

栓塞治療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設法塞住供應肝癌細胞營養的血管,餓死癌細胞。肝臟有很特殊的供血系統,其所需要的營養主要由肝動脈與肝門靜脈兩大血流供應, 其中肝動脈所佔了20%,肝門靜脈約佔80%。特別的是,肝癌腫瘤的血流供應,通常都只來自肝動脈,而非肝門靜脈,因此只要有效阻斷肝動脈的血流,就能讓 癌細胞因「斷糧」而萎縮壞死。

醫師在為病人做栓塞治療時,會先將導管由鼠蹊部送進股動脈,進行血管攝影,然後進入腹主動脈,然後將導管送到肝內的動脈分支,儘可能接近腫瘤,再經由導 管,將抗癌藥物(通常用Adriamycin)與油性顯影劑Lipiodol混合後注射到血管內,接著再將可以堵塞血管的Gelfoam止血棉 (Gelfoam經人工剪碎成碎末,大小約1公釐,浸泡於顯影液後使用)經導管送到肝癌的血管內,讓「小巷」與「大馬路」先後堵死,確保動脈血流被完全阻 斷,癌細胞無法獲得養份供應,就會逐漸壞死,1次治療時間大約1個小時。

在栓塞治療上,只要藥劑能深入腫瘤,都能發揮不錯療效,也因此這項治療的技術與經驗很重要,若能儘量將導管送到越接近腫瘤的動脈分支,栓塞的效果越好,成 功率越高。但如果肝癌發現較晚,腫瘤已經長出其他畸形的新生血管,且此血管形狀彎曲細小,則導管可能「不得其門而入」,此時就無法施行栓塞治療,必須採用 其他的療法。

栓塞次數 視病情而異

需要栓塞幾次?視個人病情而異。如果肝臟的左、右葉都有腫瘤,有時必須分開多次治療。治療後休養一段時間,等肝功能恢復後,再進行另外一邊的治療,若兩葉同時做栓塞,因為受影響的肝臟面積較大,引發肝衰竭的風險較高。

栓塞的治療前評估相當重要。栓塞後對肝功能多少會有暫時性影響,因此如果病患本身因嚴重肝硬化、肝炎控制不佳導致肝功能太差,治療後出現併發症的危險性就大幅提高。

術後追蹤 嚴防併發症

近年來由於血管攝影技術與醫療器械的進步,栓塞療法的安全性大幅提高,如果治療前經過審慎評估,事後出現消化道出血、膽囊炎、肝膿瘍、肝衰竭等併發症的比例很低,只有極少數的個案會出現肝衰竭,可說是相當安全的一項治療。

栓塞引發的細菌感染,細菌可能是體內原有的細菌,也可能是手術過程中器械受到污染,嚴重時會引發肝膿瘍。有些病患是因為本來就已有膽管炎,細菌會沿著膽管 進入肝內,因為動脈被塞住而逐漸壞死的腫瘤組織,便成了滋養細菌的溫床,細菌在此繁殖引發膿瘍,症狀包括腹部不適、發冷、發熱。

此時可使用抗生素治療,或用穿刺將膿汁引流出來,肝膿瘍發生率很低,唯一旦發現就必須謹慎處理,因為嚴重時會引發危險的敗血症。

此外,如果肝癌已侵入門靜脈者也比較不適合栓塞,主要是擔心病患如果靜脈血流已經受阻,此時如果又將動脈塞住,血流不足下,肝臟恐怕會負荷不了,會因正常組織缺血壞死,而引發肝衰竭,危及生命。

栓塞後 仍需持續追蹤

理論上,只要導管能夠伸入到營養肝腫瘤的血管內,栓塞或多或少都會有效果,但療效可能會有不同,一般若導管越近腫瘤,栓塞的效果越好。通常只做1次栓塞,腫瘤很難完全壞死,因此治療後一定要密切追蹤檢查,必要時再做第2次栓塞,以防殘餘的腫瘤又復發。

至於多久會復發?結果往往因人而異,很難一概而論。所謂的「復發」,有時是栓塞沒有完全殺死腫瘤,有時卻是周圍殘存的癌細胞還相當細微,隨著時間又慢慢變大了,形成新的腫瘤。

相對來說,外科手術是切除較大範圍的肝臟,然後等肝臟再生,雖然病患所受的痛苦、風險與併發症較高,不過因為整個連根拔起,周圍看不見的腫瘤也可被一併清除,所以若手術成功,肝癌復發的機率比較低。

不過,如果以單顆的小型肝癌來說,栓塞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可達50%,基本上跟用外科手術切除的不相上下,兩者的存活率相當,不過如果腫瘤越大、越多顆, 栓塞治療後將來再發的機會也越高,唯即使再復發,只要依醫師指示定期追蹤,儘量早期發現,大部分還是可以再做栓塞,將腫瘤有效控制。

【Q&A】

Q栓塞會痛嗎?痛多久?
A大多數病患在治療完成後2到3天之內,會有些微的腹部或胸部疼痛現象,或是出現噁心、嘔吐等併發症,是正常現象。這些症狀大約持續1星期左右,如果1周後症狀依舊持續,就得注意是否有其他問題。

Q栓塞會傷害正常肝組織嗎?
A雖然做完血管栓塞後,肝動脈血管會被堵死,不過只會衝擊到腫瘤細胞的生存,至於其他正常的肝臟細胞則可以直接依賴肝門靜脈的血流供應而存活,雖然突然失 去動脈血流奧援,少數肝細胞不免會受到暫時性的損傷,肝功能指數可能會暫時性上升,不過很快就會復原,肝臟通常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Q栓塞治療能否根治肝癌?
A因為供應腫瘤的血管通常不只一條,栓塞治療往往只能將腫瘤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消除,很難使整個腫瘤完全壞死,只有少數的病例,栓塞後腫瘤會完全壞死。一般而言,腫瘤越小,經過栓塞治療後,完全壞死的機會越大。因此,栓塞治療通常要做個幾次,且腫瘤越大,要做的次數也越多。

Q如果肝癌經評估不能手術,栓塞也無法再做,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嗎?
A手術及栓塞都不適合的患者,有些是因為腫瘤又多又大,這種情形只能考慮用藥物治療;如果是腫瘤很少、體積又小,可以考慮以無線射頻治療,將腫瘤燒死。此外,如果條件符合單一腫瘤小於5公分,或腫瘤數目少於3個,每個小於3公分),則也可考慮做肝臟移植。

●栓塞治療 過來人的話

撰稿∕盛竹玲

先做栓塞 續做酒精注射 鄭枝全(60歲)

6年前因車禍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肝臟有2顆腫瘤,手術成功切除腫瘤後,又陸續復發了幾次,前後共動了3次手術、1次栓塞及2次酒精治療。

從我這幾次的治療經驗來看,栓塞治療是痛苦最少的一種,術後1周內除了有些疲倦乏力外,沒有其他不適;但我那次栓塞沒有成功消滅腫瘤,之後又再補做酒精注射,腫瘤才消失不見。

4度栓塞 抗癌不覺痛苦 楊焜耀(88歲)

我在14年前接受公保體檢時,發現肝臟有1顆2公分大的腫瘤,馬上接受醫師建議做栓塞治療,結果腫瘤很快消失了。一直追蹤到10年後,肝癌再度復發,而在 民國94年時再次接受栓塞;隔年又因復發做了2次栓塞,現在肝臟裡還有1顆新生的小腫瘤,但因長的位置不適合做栓塞,目前持續追蹤中。

4次的栓塞經驗一點也不痛苦,唯一出現的問題是第2次做完時,大腿內側的傷口用沙包加壓卻沒壓好,形成一大片瘀血,還好幾天後就消褪了。

及早栓塞 減少病人不適 洪伸(57歲)

我因為有B型肝炎,定期接受追蹤檢查,而幸運地在民國92年及早發現肝臟內2公分大的腫瘤。第1次栓塞時胸部很痛,治療後連吃3顆止痛藥才稍稍緩解,接著發燒2天、嘔吐了1次,胃口也很不好,一直到5天後才改善。

隔3年後,又在定期檢查中發現肝臟冒出1公分大的腫瘤,再次接受栓塞治療;3個月後複檢,發現腫瘤縮小至不到1公分,於是再做栓塞。而這2次的栓塞就不像 第1次有胸痛的感覺,術後除了胃口還是不好外,幾乎沒有什麼不適。以個人經驗來看,似乎腫瘤愈小時即早做治療,痛苦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