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

137_腫瘤科門診初體驗

 前天(8/26)臨時決定到林口長庚的腫瘤科門診找個醫師談一下。原訂下午3:10的門診,我們因為先去福特汽車保養廠檢修汽車被担誤,而延到4:00才抵達診間。
 診間在病理大樓五樓的癌症門診區,我對這裡不算太陌生。敲了診間的門,向醫師述說我的病史,請求醫師給我診斷並給治療的建議。醫師在電腦上調出我的病歷,並找出今年二月,及八月的兩次電腦斷層掃瞄影像檔,並列在螢幕上比對。他指出肝臟旁血管多了一些陰影,是今年二月掃瞄時尚未出現的,表示癌細胞確實已經轉移了。過去九次的栓塞治療雖然有效地延緩肝臟腫瘤的擴大與惡化,但仍無法擋住它的擴散。
 聽到這樣的診斷,當然令人沮喪,陪同來看病的妻女在一旁,相信她們的心情更不好。但還是要打起精神來面對現實-要如何治療?醫師給了兩個選項:一個是自費的標靶治療,每個月藥費要十八萬元,這就不考慮了。另一選項是注射式全身化療,這是健保給付的;可以在門診做,也可以住院做。若是門診做,就是給你做個人工血管,帶一台自動注射器回家自己打藥,打完藥再回診間還儀器。這個費事了,不考慮。那就剩下住院治療了:一個月住院一次,每次住院四~五天,在病房內打化療針,中間會休息一天。
 醫師說,無論是標靶藥物,或全身式注射化療,它的療效只有10%~20%,也就是說,它只能延緩惡化的速度,但無法根治。化療的副作用包括掉頭髮(反正我頭髮也所剩不多了)、白血球會降低等。
 過去一年八個月裡做了九次的栓塞治療,雖然未能澈底消滅癌細胞,但使我得著優質的生活機能;盼望未來的化療還能如此,使我不必太依賴他人的照料,不會造成家人的困擾,也還有足夠體力可以去運動健身,儲備體力,迎接更艱難的挑戰。

2008年8月18日

136_第九次栓塞出院後回診(2)

今天到長庚桃園分院回診目的有:
  1、檢視97.07.15胃鏡檢查胃潰瘍的治療。
  2、檢視97.08.13腹部電腦斷層掃瞄的影像。

1、胃潰瘍
  潰瘍的部位在胃的下方,大小約0.2cm,良性。7/16出院時給六天的藥,今天則開給一個療程的藥物三種:萬博黴素、保衛康治潰樂、開羅理黴素。

2、8/13抽血報告:AFP=19.5  GPT=40

3、肝癌:醫師檢視8/13電腦斷層影像:
    A、肝硬化情況還好;
    B、發現左肝葉有三顆疑似活腫瘤,且有轉移到淋巴的現象。

 他認為歷經九次栓塞治療仍未能完全消滅癌細胞,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他建議增加注射式全身化療。注射式全身化療的成效大約2~3成,可同時殺淋巴及肝臟的癌細胞。他當場要打電話給長庚腫瘤科林永昌醫師交換意見,可惜電話未能接通,因此,他承諾會再找時間與林醫師研商後,再打電話給我他們的結論。預約下次回診時間:97.09.15上午。

看來,我需要上網搜集資料了解全身化療的方式與影響,先作好心理準備,迎接更艱難的挑戰。

2008年8月16日

135_節能減碳小作戰

 自從國際石油價格節節攀升,導致油電雙漲以來,「節能減碳」成為廿一世紀全民新生活運動的項目。我們只是個小家庭,再怎麼省,也省不了幾個錢;但既然身為地球公民,也試著從日常生活中找些能趕上流行的動作。

1、熱水瓶
 首先,電熱水瓶在一個多月前壽終正寢,我們也沒急著要再買一個新的來代替。因為家裡人口簡單,不必為嬰兒泡奶,孩子們也不習慣熱飲,若是需要熱水,就以微波爐來代勞,要一杯就熱一杯,不必有一個整天插著電加熱的熱水瓶。
 
2、冷氣機
 炎夏的晚上沒有冷氣實在難以入眠。我們夫妻將床墊搬到女兒的房間,一來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再者可以少開一台冷氣機(其實,我們夫婦房間的冷氣機已壞了兩、三年)。早晨我比較早起床,就將冷氣機溫度調高至28-29度,輔以電扇保持房間涼度,可以讓兩個女兒繼續睡到十點。我們同時也約定,若是只有一個人,絕不可使用冷氣;因此,我們通常在晚上十點以後才開啟冷氣機。

3、洗澡
 洗澡也是可以摳些小錢的。屋頂的水塔被炙熱的太陽晒了一整天後,水變得有些溫熱,用來洗澡正是恰到好處。利用傍晚在鄰舍還沒開始炊煮與用水前洗澡,可省下一些瓦斯費。

4、電鍋
 以前為了新鮮口味,會一次煮一天份的飯。現在,一次煮兩天份的,而且煮之前先將米以冷水浸泡2小時,可以節省煮飯的時間。多餘的飯則分包放入冰箱冷凍庫,要吃前拿出來解凍,再以微波加熱即可。

 剛收到八月份的電費帳單,金額雖沒比去年同期少錢,但因今年電價較去年貴,因此,支出雖沒明顯減少,但「沒增加就是減少」,這些節能小撇步還是有些作用的。盼望下次十月份收到的帳單能看出更明顯的節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