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

063_妙手回春


家裡那台瓦斯熱水器經過取巧式的修理後運轉了幾天,又出現問題。為了追根究柢、以便澈底解決問題,於是將它拆了下來。

拿了一個空紙箱當工作枱,坐在小板櫈上,小心翼翼地拆下點火機構及水盤;深怕拆得下來、卻忘了如何裝回去;或是不小心讓它壽終正寢。

水盤是熱水器「水點火」的主要控制結構。它是一個上下兩片的鑄鐵構成,內部中空,由一片薄薄的橡皮膜將空間隔成上、下兩室。當水龍頭打開,水流經核心的下室,水的壓力將橡皮膜往上擠,推動連桿,連桿再往上推動點火活塞,再啟動高壓電子點火器,同時啟動瓦斯流至爐嘴,完成「水點火」的動作。

拆開水盤後,以牙刷將其內部水垢刷洗乾淨、再清理點火活塞的連桿使其滑動順暢。清理完畢,組裝回去,掛上牆壁,再連接二條水管及一條瓦斯管。

開啟水閥,卻一點動靜也沒有,怎麼試就是無法點火,只好再度拆下來仔細檢查到底問題何在?二度分解水盤,仔細觀看橡皮膜,竟然它有一條約一公分長的裂縫。就是這裂縫使得水盤下室的水滲漏、水壓不足無法推動上室的連桿,也就無法點火。

雅虎拍賣去查,竟然有人在賣水盤,索價一個六百多元。心裡想,以一台全新熱水爐的十分之一價錢就可解決問題,倒還可以;只是大約要兩、三天後才能收到貨,有點緩不濟急。於是請教經營廚具店的好友,她建議倒不如買一台新的。我與妻商議後同意這個方案,對方說明天會找廠商來按裝。

只是不巧的,今天因為「韋帕」中度颱風而停止上班上課,廠商大概也停工一天沒來施工。為了解決今天晚上的洗澡問題,只好取出強力膠,剪下兩小片的保特瓶的標籤膜,用修補輪胎的方式來修補這裂縫。

重新組裝各項零件、接好水管及瓦斯管,啟動水閥,只見電子點火推桿順利地往上推動,並啟動微電子開關,完成點火程序。將浴缸蓄好熱水,邀請師母來泡熱水澡,享受這熱呼呼的成果!

2007年9月17日

062_忙著給醫生看

 通常朋友見面,總是這麼問:「最近在忙什麼?」我現在既無一官,也無半職,最貼切的回答應該是:「忙著給醫生看」。
 早期講課傳道,常因講話過度用力而成為耳鼻喉科門診的常客;今年初以來,則是肝膽腸胃科及放射科。這個月以來,又加了一科:皮膚科。
 九月初因四肢皮膚出現多處斑疹而求助兩家皮膚科診所。經過努力配合醫囑內服兼外敷,原本紅癢的疹丘多已消褪。眼看再過幾天即可恢復往日吹彈可破的雪肌膚,竟然長出新的疹丘,而且變本加厲地更腫並且帶有灼熱感,常需要冰敷才覺舒服;晚上睡眠大受影響,自上星期六出院返家以來,這兩天清晨四點多,即因癢醒無法再度入眠,只好起床。
 眼看它沒有好轉的跡象,昨晚上網,連上長庚醫院桃園分院皮膚科預約門診。由於不曾在長庚皮膚科求診過,沒有熟識的醫師,只好從星期一有看診的三位醫師逐一點選。電腦畫面告知第一位醫師門診已額滿,那就換下位醫師,順利地完成掛號,要我星期一下午二點半到診間報到。
 高速公路雖然因下雨而有點壅塞,但仍提早幾分鐘到達診間。此時燈號顯示17號,但18及19二位患者尚未抵達,就馬上輪到我了。這是第一次到長庚候診不超過三分鐘就輪到,感覺超讚的。但是一腳踏入診間,看見的卻是令我有點失望加上怪異的畫面。失望的是,主治醫師大半的臉雖然被口罩遮住,但從眉宇間看得出他大約卅歲出頭,也就是說擔任主治醫師大概不超過四年。我原期望大醫院的主治醫師會比街上診所的醫師要年長、「閱人無數」的才能解決我的皮膚問題,否則我何必捨近求遠?我有點懊悔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在網路上做點功課,打聽好那個是王牌醫師才來求診,否則勞「民」傷財,又延誤病情。
 另一個讓我覺得怪異的畫面是,診間內除了主治醫師和事務員外,在主治醫師身後一字排開坐了三個身著短醫師服的男生,及一個穿著綠色手術服的、稍年長的男生。我猜這三位大概是醫學院六、七年級生來見習的。我順口問主治醫師說:「這是教學診嗎?」他聽到了,但沒回答;其它四個人也配合得很好沒做聲(哼,搞神祕!)。直覺上,能開教學診的應該是有些年紀、或副教授以上的醫師在主持,這位主治醫師稍年輕那麼一點點。
 不過,說實在的,這三位小伙子的好學進取精神確實值得給他讚美一下。當我跟主治醫師討論病情時,他們都專心聆聽;當我說起紅疹的地方「會有灼熱感,甚至需要冰敷」時,其中坐中間的那一位甚至伸手貼在我右膝長紅疹的部位去實際感覺一下表皮的溫度。
 醫師這一行跟其它行業畢竟不同,他們要學的是如何醫治活人。因此他們學習的對象除了教授和學長之外,教材就是病人了。想念至此,我應該覺得很榮幸在無意間能參與在他們的養成教育裡。


後記1:
 回家後上網搜尋這位醫師的簡歷,他豐富的學經歷橫跨皮膚美容醫學、法律、財務投資等領域令我對他印象改觀不少,現在可用「敬佩有加」來形容: 周醫師的簡歷  部落格  

後記2:
 經過一個療程(三天)後,皮膚過敏現象已有明顯好轉,紅腫的部位大多轉為暗紅色素斑,而發癢也完全消除。今天(9/20)回診,醫師調整處方,再開給七天的藥,並說不用再回診了。感謝主!

2007年9月16日

061_雙姝笑傲擎天崗


不到九個月,住院五次接受栓塞治療,平均每兩個月住院一次,還不包括為了門診、及電腦斷層掃瞄而出入醫院的次數。治療前、後的抽血挨針也成家常便飯。
 
這次原訂九月九日住院,但因四肢因皮膚過敏長滿紅疹而延後至九月十二日。當天在家守候電話,醫院卻音訊杳然;九月十三日下午兩點前仍未等到電話,不想再在家枯等,大女兒也想趁她大學正式開學前的最後空檔出去走走。臨時擇定目的地-擎天崗。在那兒,有兩個女兒的回憶,我曾在她們分別就讀小五、小三時帶她們去過,並留下數張可愛的照片。因此對大女兒而言,她是重遊舊地,想找回她兒時的記憶。 

下午三點多駕著i-Max來到冷水坑,將車停好,我們三人即在濃霧中步行兩公里至擎天崗。沿著步道來到往竹篙山的叉路口碉堡旁草地,拿出帶來的水果及餅乾,大女兒跟妻兩人開始發揮搞笑本事,二人連連狂笑,聲音響徹擎天崗高山低谷,大女兒甚至笑到鼻子噴水,笑到鬧肚子痛要上廁所,於是匆忙收拾東西下山往遊客中心。

就在剛要離開碉堡時,妻的手機鈴聲響起,心中直覺是長庚醫院的來電。果不其然,能見度不到二十公尺的濃霧無法阻絕現代通訊科技,醫院要我當天晚上八點半前到急診室辦理住院報到手續,而當時已近下午五點鐘了。通話完畢,立即致電住在紗帽山下惇敘工商附近的好友,取消原訂在她們家的晚餐聚會,另電一位桃園的好友託他八點到我們家載我到林口長庚。

我們在遊客中心盥洗完畢,沿著原路快步走回兩公里外的停車場。回到桃園已近七點鐘,匆忙吃過樓下買的湯麵、收拾住院用品,即由大女兒陪我趕赴林口長庚。妻則留在家陪小女兒,她在明天早上手術前會趕到醫院接班。

2007年9月9日

060_夏天洗澡 要洗熱水


 兩天前,這台高齡十四年的瓦斯熱水器不知為何故障,家人忍受了兩天沒有熱水的不便。昨天買了一顆新電池,但仍未能解決問題。今天抱著「修不好,就換一台」的決心,上網搜尋他人的經驗。
 果不其然,在奇摩知識裡,找到一位網友也有類似的經驗,就是開了熱水龍頭,但是熱水器沒有「嗒嗒」的點火聲,也沒有聞到瓦斯味,就是一付「最高品質-靜巧巧」地,當然水龍頭流出來的是沁涼的冷水。
 一位叫「哈姆太郎」的網友回應說,「應是水盤壞了或水盤因水垢卡住造成上推啟動困難」。我立即回到熱水器前,在熱水器的最底部找到那顆扁圓的「水盤」。在送水時,它的橫栓會往上升,推動微電子開關使之點火。我先關閉瓦斯,試著用手挺起微動開關的彈性鋼片,使之呈現「ON」的狀態,電子電火器隨之出現「嘀嘀」的點火聲,並在點火嘴尖端冒出藍色的火星。然後開啟水龍頭,發現果然是水盤的橫栓無法全然上升,只差一點點而無法使微電子開關呈接觸狀態。由於拆卸水盤是一件大工程,我因此採用取巧的方式。我將微電子開關的彈性鋼片略為折彎,使橫栓易於推動點火器。
 調校好後,經幾次放水試驗,均能順利點火。家人聽聞我的宣告,無不用力為我鼓掌,讓我多日來因濕疹帶來的烏茲心情好轉許多。

2007年9月7日

059_紅不讓的濕疹


 星期一(9/3)早上右手臂長出兩片的疹丘,右大腿彎也有一片。到晚上越見擴大,乃前往皮膚科求診。醫生判斷是碰觸到毛毛蟲類的昆蟲所導致。臀部挨了一針,拿了內服及外敷的藥就回家。
 到星期四(9/6),仍未見好轉,乃前往另一家皮膚科診所。醫生說可能是我之前服用的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這次換左上臂挨一針,拿了內服外敷的藥回家。至今第二天,也未見明顯好轉的跡象。
 由於星期天(9/9)就是預定住院栓塞治療的日子,乃於今天(星期五)趁醫生上班日最後一天的機會,連絡主治醫師,請求准予延後三天(9/12),等過敏現象有好轉再住院。為了避免主治醫師以為我在拖延既定的治療,問他是否要我將四肢長濕疹的數位照片寄給他看。他回說,他不是皮膚科醫師,看不懂,所以就免了。
 我從小就自知有皮膚過敏的問題。小時候,常進入住家對面的原木集散場玩耍,好幾次導致皮膚長丘疹,而且都在炎熱的夏季,流汗導致皮膚騷癢難耐,晚上只能洗冷水澡。成年後住在都會區,就不曾再有過。直到民國76年在美國讀書期間,有一個週末去幫助教會清理週邊樹林的雜草,因而沾到poison ivy ,導致四肢紅腫求醫治療。
 平日在家都穿短衣褲,保持乾爽;去虎頭山也都走熟悉的路徑;近日所吃的食物、咽喉消炎藥也都是常食用的,未曾吃什麼奇特的食物;了不起多喝了幾杯牛奶。真不知道是什麼過敏原引起的濕疹,只好乖乖遵照醫囑,內服加外敷。若是下星期一再不見改善,那就要請教第三位皮膚科醫師了。
 
後記:觀察紀錄
 第六天:出疹範圍不再擴大;疹丘顏色由鮮紅轉為偏暗紅;疹丘表面由明顯粒狀轉為稍為光滑片狀。
 第七天:疹丘厚度變薄;手臂疹丘顏色轉暗紅。
 第八天:左手部份疹丘變平,僅皮膚顏色稍深;雙腿疹丘仍稍厚,表面漸光滑;以指腹輕觸仍覺騷癢。
 第十天:雙手除了掌背仍有些微紅疹外,雙臂上的疹子皆已消失,僅皮膚顏色稍暗紅而已。雙腿紅疹厚度變薄,顏色粉紅。
 第十四天:皮膚紅疹變本加厲,紅腫灼熱,有時需用冰敷;影響睡眠。今天去長庚桃園分院皮膚科求診。醫師判斷是接觸性皮膚炎。取口服藥及外用藥膏。預約三天後(9/20)回診。
 第十七天:除了右手肘上方外,紅腫多已消褪,轉為暗紅色素斑。周醫師開給七天藥,並囑咐不用再回診。
皮膚濕疹的日常護理: 
  1、到皮膚科醫師門診,按時服藥,患部每日擦抹類固醇藥膏。
  2、穿著通風衣著,保持患部乾爽,洗澡用溫水。
  3、不搔抓患部,避免水泡破裂。
 

2007年9月1日

058_新車, 新生活


 在幾番掙扎下,我們決定要棄舊迎新-買一輛新車。我們選擇的廠牌是我心目中國產車後段班的-Ford,而車款是更舒適的轎旅車-i-Max。在訂車後的第三天,就將原來耗油、沒冷氣、高維修費,加上中古車市場低迷沒有舊車商願意收購,因此予以辦理報廢。

 人生走過半百,結婚二十餘年來,我們一直在使用中古車。回想起來,從最早的Pontiac Ventura,VW Rabbit 到Renault R21,Toyota Camry,Honda Civic,直到BMW 525i,前後一共經手了六台的中古車;除了其中二台轉售他人外,其餘四部則被我親自「送終」。這些年來使用中古車的原因是:使用率不高、放在路邊不用提心吊膽、善用有限資金等考量因素;但相對的也付出一些代價:小問題接二連三,不勝其擾。

 因著我的病,未來變得更不確定。我們一致同意,要好好把握現在。我們要藉這部新車,帶領我們展開悠遊的人生,到各處欣賞台灣的美、拜訪友人,讓長途駕車成為輕鬆、愉快的事;也讓新車帶來新的話題,使調養身體期間的生活不致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