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211_轉貼 台北市康輔協會會員招募簡章及每月活動內容表

98年臺北市康輔協會會員招募簡章

詳情參閱協會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playworld2331/article?mid=27&prev=83&next=19&l=f&fid=5

98年康輔專題研習課程表:

甲、時間: 每月第一個星期四晚上 19:00~21:00

乙、地點: 台北市博愛國小

月次

課程

1/8

團康迪斯耐~團體動力

2/5

團康理論與實務

3/5

唱跳活動設計與帶領研討

4/2

康輔活動在教學上的應用

5/7

輔導遊戲在班級經營中的運用

6/4

班級遊戲領導與實務

7/2

解凍活動帶領與技巧

8/6

肢體開發與觀察創作

9/3

小團體活動帶領語研討

10/01

世界各國土風舞

11/05

趣味競賽與團體遊戲設計與研討

12/03

晚會活動設計實務

2009年8月29日

210_追憶聖德基督學院 故 李和院長(2)

神的忠心僕人,聖德基督學院的李和院長,於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十五日凌晨息勞歸主。校牧楊紀皓牧師請我以校友身份來追憶故人,我以惶恐的心接受此任務,並開始回想我所認識的這位老院長。

他於民國六十九年接任院長職務,我於民國七十年進入聖德就讀。此後,我除了出國進修將近四年外,返國後即受邀返母校任教至今,因此我這廿八年來,有幸見證聖德學院在李院長苦心經營下,不斷成長。

憨厚的李院長留下寶貴典範值得我們效法。他是個好學不倦的人,在上他的修辭學課時,他不時會從西裝口袋中掏出小紙條,上面是他閱讀英文報章雜誌時順手抄下的佳句,作為教材來講解。在教學上,他留下誨人不倦的典範,經常學生在他的課堂上不專心,他總會停下來講他年輕時在大陸的艱苦成長,後又以流亡學生隻身來台,仍把握每個機會來自我進修,來勸勉我們應把握那麼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雖是聽者藐藐,但他總是不愠不怒的耐心教學,希望每位進到聖德的學生能在此追求他們的理想未來。

從李院長的生活與衣著上,明顯看出他是位勤儉自持的人。他的穿著永遠是一個款,頭髮也永遠是小平頭;即便出遊,他也是服儀整齊,連坐旋轉木馬也要打著領帶。他的不變透露出他並不重視物質或外貌,他總是在衣著上顯露出他的純真與樸實,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規劃學校的未來藍圖上。他的辦公室僅有簡單的桌椅傢俱,他連專屬的院長座車也沒有,因為他總想把每一分每一毫用在學生的教育上。

他將寶貴的一生奉獻在聖德,憑著對主的信心來經營這個福音的禾場。我在民國七十年入學時,學校僅有一棟三層樓的「思源樓」。三年級時,「培理堂」完工啟用;四年級畢業時,「文教館」動工興建。而今,短短廿年間,學校共有七棟美侖美奐的大樓,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也提供外籍與外地老師一個可安居樂業的地方。

每棟大樓的興建皆需龐大經費,在沒有大財團贊助、更沒有政府補助的拮拒情況下,他依然憑信心一棟又一棟的規劃著不同功能的建築物來充實校園設備。學習的資源也從七十年時僅有的神學、聖文兩個系,到現在有十個系,外加三個碩士班課程。開設這些新的課程需要規劃內容、延聘師資、投資設備,真不知李老院長那來的精力與時間能完成那麼艱鉅的任務。

外貌看似平凡的這位長者,內心卻有著過人的毅力與信心。要一一數算他的一生,絕非三言兩語能竟全功。但用一段聖經的話,可以貼切描述他這八十六載的歲月:(聖經。提摩太後書第四章第6-第8節)
4:6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
4:7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4:8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願賜平安的上帝,藉著聖善的靈,賜下寶貴的安慰在他的遺族身上!阿們

209_追憶聖德基督學院 故 李和院長(1)


(圖片來源:聖德學院官網)

故李和院長(牧師)
Dr. & Rev. Herald Lee
(1924.06.05~2009.08.15)
大殮禮拜
時間:2009.08.29 08:00
地點:中壢殯儀館
告別禮拜:
時間: 2009.08.29 10:00
地點: 聖德基督學院 培理堂
火化禮拜:
時間:2009.08.29 12:30
地點:中壢殯儀館
追思禮拜:
時間:2009.09.12 10:00
地點:聖德基督學院 培理堂
李院長生平,請參閱:

2009年8月26日

208_饒河街夜市遊

漫長暑假即將結束,女兒要求找一個夜市來逛一逛。原本選定基隆大廟夜市,但發現來回車資一個人就要154元,算一算三個人就要花上近五百元車資,加上單程80分鐘的車程,無論時間、金錢成本都滿高的,就改去較近的台北松山的饒河街夜市

搭乘4:45的區間車,到台北5:20與大女兒會合,5:30抵達松山站。松山站配合鐵路地下化,經過五年漫長的工期,已於去年九月敏感的日子921正式通車。從月台搭電扶梯上到收票出口,問收票員該如何前往饒河街夜市,他指示我們從西出口搭電扶梯即可。上到地面,松山站仍保留臨八德路的大樓作為售票之用;新站仍有部份還在施工。

我們穿越八德路到對面,走向虎林街口,要看看十年前九二一大地震中,台北市唯一的受災戶-東星大樓的現況。該棟十二層的大樓僅完工使用十五年即發生倒塌,造成87人死亡的慘劇。我們站在原地重建的新大樓對面,八德路上依舊是車水馬龍,一點也感受不到當年像人間煉獄般的淒涼。望著這棟從廢墟中重生的大樓,心裡默默祈禱,不論是原住戶或是新住戶,都能在這裡平安地建立他們的家庭。

我們繼續沿著八德路走到塔悠路口,這裡是饒河街夜市的西側入口。此時才六點剛過而已,大約七成的攤位已就定位。除了傳統小吃外,還有賣服飾、日用品、寵物、水果、蜜餞等攤位,也有一家挽面攤位,及三個測字命理攤位。我們沿著街道漫步,品嚐了排骨酥麵、蚵仔麵線、肉羹湯及炸蚵爹、鱆魚燒等小吃,肚子已無多餘空間。此時,人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覺悶熱,一面忙著拭汗,一面想找個空曠處呼吸新鮮空氣。我們因此走到靠近慈祐宮的夜市東側入口。

女兒看見入口處第一個攤位賣胡椒餅,顧不得排得長長的人龍,也要去排隊買來給我們嚐嚐這聞名的小吃。我利用她排隊等候的空檔進去慈祐宮借用廁所。進入廟門,按著一位幫信眾洗水果的志工阿嬤的指示,在廟的最內側找到公廁。這裡的公廁非常乾淨,聞不到一絲異味。明亮的黃色柔和燈光給人舒服輕鬆的感覺。廁間內雖未供應衛生紙,但在蹲式廁所裡它有貼心的扶手欄桿設施,讓年長者容易站立起來。整體來說,它應該屬於四星等級的公廁。這個夜市還有屬於夜市自治會設置的公廁,就在251號及283號攤位對面的小巷子,穿過窄巷來到松河路對面、河堤高牆下的移動式廁所二座。雖是簡易型廁所,但一樣地乾淨無異味,有水可供洗手,也供應衛生紙。由於服用標靶藥物的副作用,我外出一定要先找到公廁的位置才能安心逛街。

從慈祐宮出來,回到夜市東側入口等了好一會兒,女兒才一臉得意地展示她剛買到的胡椒餅給我看,可惜肚量狹小的我只能請她打包帶回桃園再說。我們走回松山火車站,剛好來了一班7:24的電聯車,我們就搭車回家,結束今晚的夜市之行。  

饒河街夜市地圖

2009年8月22日

207_夕陽的背影

今天傍晚再度前往竹圍漁港看夕陽。起因於昨天妻臨時提議想看夕陽,但行經國道二號前往機場途中,地平線上的夕陽餘暉展現著臨去秋波,那光和影構成的晚霞令我們神往,因此提議今天早點出門,好有足夠的時間來欣賞那曼妙無比的絕美景色。

六點鐘抵達竹圍漁港的休閒碼頭,附近各處已停滿了車輛。爬上防波堤,只見潮水已退至最低點,露出一大片沙洲,不少人扶老攜幼徜徉在柔軟的沙灘上,幼童們興奮地拿著簡單的塑膠工具在堆砂堡,也有些在淺水灘享受著浪潮的輕撫,好一幅安祥的畫面!

我們靜靜地坐在防坡堤上,在海風的輕拂下,享受著像魔法師一般的夕陽熟練地玩弄著光和影的戲法,讓我們沈醉在光與暗的交界的短瞬間。

將近七點鐘,海灘正陷入一片漆黑中,救生志工駕駛著四輪沙灘車,吹著哨子提醒沙洲上的遊人及早離開,因為潮水也正開始漲起。帶著不捨的心再一次的舉目西望,只見月兒微露右半邊的臉高掛在西方天空上,緊緊地跟在太陽的背後。我們帶著一臉的滿足駕車回家。

更多照片   
中央氣象局網站查詢各地潮汐時間表月相圖日出日沒月出月沒

2009年8月21日

206_台北一日遊


星期二(8/18)中午忙完後,與妻一同上台北,先到南昌路尾接了兩個女兒,一同前往位於民生社區的一家日式和菓子店品嚐蛋糕。上星期看到電視「一人觀光局」的報導,這位日籍老闆還挺有個性的,堅持用天然材料做出日式的蛋糕,而且只有蛋糕,沒有其它的麵包。

下午兩點多抵達位於民生東路五段圓環附近的巷子,一個窄小的店面,放了一台蛋糕冷藏櫃,一個小吧台,還有四張四人座位小桌子,不算起眼,也不豪華,但是因為它的日本式特色,也曾引來其它平面媒體的報導。我們點了四種不同的蛋糕,兩杯飲料。蛋糕味道比台式的清淡了許多,或許台式的用了較多的人工香精。我們待到四點多鐘,原訂前往石牌榮總探視病人,但她的家屬告知病人正在恢復室中,無法探視,因此決定轉往台大對面去找晚餐。

將車停在台大地下停車場,我們四人沿著新生南路漫步到對面的羅斯福路巷子裡。雖然距晚餐時間還早,但巷子裡已出現人潮。大女兒推荐一家麵食館,我們點了牛肉麵、雞腿飯、四種不同餃類及一杯銀耳蓮子湯。這樣的餐點有點像在廣東茶樓用餐的樣子,可以品嚐到許多樣不同的食物。我們用餐時,發現店內兩名工作人員就趴在桌上休息,準備迎接晚餐的忙碌工作。一個小小的店內加一加大約有六名工作人員,可以想像它在尖峰時段的生意忙碌樣子。

結帳後,我們到校園書房去吹冷氣,順便翻架上的雜誌,大約六點多我們回到停車場取車,轉往萬華的龍山國中附近,因為大女兒今晚在這附近有家教,我們約好八點左右來接她,之後我們夫妻轉往台大醫院探望友人的姐姐。

病房位於中山南路與青島西路口的台大兒童醫院。原址本是台大醫院舊院區鄰近太平間的最偏遠死角,新大樓的興建改變了這個路口的景觀,拆掉了老舊又高大的圍牆,使整個街角更加明亮、充滿生氣。我們進入地下停車場停妥車,搭電梯來到十四樓的婦女癌症病房。原本位於東址院區的病房因去年底的火災嚴重損毀而搬遷來此。聽病人家屬述說這裡的護士如何無微不致地照顧病人,讓我這個在長庚住院十次的人也羡慕不已。

將近八點鐘,因病人準備休息,我留下我罹病初期所寫的日誌三篇與她分享,一起禱告後,我們即轉往龍山國中附近接大女兒,再返回桃園,結束台北一日遊。

2009年8月17日

205_來去吃客家小炒

忙完了童軍團集會,天色已暗,看了車上的鐘剛過六點。向妻提議帶兩個孩子到中壢的客家菜館吃晚餐。

回到家,接了她們二位上車,一聽說要去吃客家菜,就興奮了起來,異口同聲說要點「客家小炒」和「薑絲炒大腸」。她們雖然只學會幾句像「癲麻」等的入不流的客家話,但點起菜來,倒像是個道地的客家人。

來到位於中壢果菜市場附近的這家餐廳,外面有一群人似乎在等座位,擔心我們要等多久才會有座位。所幸,他們是已訂座的客人,在門外等其它親友而已。服務生給我們一張靠近剁鵝肉的工作枱旁的一張可容六人的桌子。兩位女兒很俐落地點了客家小炒、炸豆腐、薑絲炒大腸以及一盤鵝肉。

首先上桌的是很下飯的客家小炒,有葱爆肉絲、豆干,但可惜魷魚少了些,就少了那種海腥味和嚼勁。再來是薑絲炒大腸;這是我從小就愛吃的菜,我也曾經做過幾次給孩子們吃,她們戲稱它為「客家口香糖」。一大把的嫩薑絲加上不用錢似的醋酸,把這道菜弄的挺嗆鼻的。炸豆腐就是將嫩豆腐切成小方塊下鍋油炸成金黃色,再沾辣椒醬油,味道有誘人的奶油香,挺入口的。最後一道是切成薄片的鵝肉。鵝肉是禽類中肉質最豐厚多汁的,但也是最貴的。淋上了醬汁的鵝肉美味得很,忍不住多吃了幾片。

晚上上床後一直轉輾難眠,直到半夜二點多才昏睡了一會,清晨五點半就起床。我想可能是昨晚在用餐時多喝了一些茶所導致。下次應避免在下午三點後喝那些提神飲料。

2009年8月10日

204_第十一療程開始了


一、例行檢查:
體重:71.2 (比五月減輕2KG);    身高:173.2
血壓:149/101
AFP胎兒蛋白(7/13):29.8(參考值<15)

血尿狀況已消失  
GOT:正常  GPT:正常
白血球:111(參考值150~400)
電腦斷層檢查報告:腫瘤狀況穩定。
在右側甲狀腺結發現1公分的結,但排除甲狀腺瘤或惡性腫瘤可能性。

二、身體狀況:
腳底:雙腳掌左右兩側長雞眼,情況已有改善,但仍不宜走坡路。(上圖)
腹瀉:每天減少至2~3次。
由於雞眼疼痛無法運動,明顯地,心肺功能與腿肌耐力大不如前。
雙手掌腹及指尖有明顯血紅色。(中圖)
頭皮有少許紅疹。(下圖)
三、醫生檢查:
腹部觸診:無異狀                 

血壓:還好
四、下次門診:
98.08.31 肝膽腸胃科李醫師
98.09.07 一般外科游醫師
下次斷層掃瞄:98.10.02 

2009年8月8日

203_父親節快樂!

準備一餐飯要多久?半小時?一小時?不,五個小時
! 什麼?五小時?

是的,你沒有聽錯。一頓晚餐花了五個小時才開飯。
你是指「國宴」嗎?

雖然沒那麼豪華,但是它的意義可一點也不輸國宴唷!
兩個貼心的女兒昨天下午就外出採買了兩大箱的食材回來;今天中午一起下廚,要為老爹爹,在下我,獻上她們生平的第一次。
看著她們兩個擠在小小廚房裡忙進忙出,聽著她們在裡面嬉笑,不時傳來驚聲尖叫,心想,今天晚餐幾點才能開飯?


所幸,六點整佳餚上桌,仔細一瞧,全是美式的,有生菜沙拉、義大利麵、馬鈴薯泥、一鍋起司濃湯,還有果汁及甜點,真是豐盛,看來,這兩個女兒是嫁得出去,還不致丟人現眼呢!

今天下午老婆大人早有交待:今晚咱二老的任務,就是給她們讚美。她倒是真的賣力演出,吃了沙拉,再來一盤義大利麵,還加上一碗起司濃湯。看得她吃的嘴巴鼓鼓的,就知道她有賣力了!
而我呢?我真的是真情流露,無法配合演出。我吃了一盤生菜沙拉就棄械投降,而那一盤義大利麵只好任它晾在一旁。女兒也真體恤我,沒有怪罪我的不賞臉,她們大概知道我的飲食習性已是根深蒂固,難以矯正矣!

女兒還貼心寫了卡片給我,一一打開,裡面字字句句讓我感到窩心到不行。廿年的父女情,曾是愛恨糾結,而今,隨著她們成長,經歷了更多,也都化為感恩了。我心裡不住感謝上帝,如此眷顧咱家,使這兩個孩子如此貼心,如此懂事!

202_MLB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在今年上半球季連續輸給紅襪八場球後,洋基昨(8/7)天以13:6的懸殊比數痛宰世仇紅襪,九名球員輪番上場,打出十八支安打加上四支全壘打,相信每個球員當天晚上都沈醉在無以言喻的歡暢中。只是不知怎的,今(8/8)天的球賽卻是十四局連續掛零,直到第十五局下A. Rod 以一記再見全壘打結束了這場漫長、緊張卻沈悶的賽事。

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昨天驍勇善戰的洋基勇士們,為何今天每次上場皆無功而返?或許可以怪罪紅襪的先發投手Beckett太厲害了,但紅襪後續派了七位投手上場,洋基打者為何依然是一籌莫展?也沒有人能解釋上半球季將洋基打得抬不起頭來的紅襪隊,明星賽後怎麼會變了一個樣?

現場觀戰的球迷必然比在家看電視轉播的球迷感慨更多。一個原本預訂夜間十一點前可以結束的比賽,竟然拖到半夜才打出個結果。看著計分板掛上一個又一個的「0」,心裡必是猶豫著是否該回家睡覺,還是繼續觀戰?

所幸,辛苦的等候總算有了回饋,凌晨12:40分,洋基的A. Rod 以一記再見全壘打掀起了滿場的歡聲雷動,那是給在場辛苦守候的球迷們一個最棒的禮物。散場時,雖是午夜時分,但紐約的球迷臉上掛著滿足的笑意,徹夜看球的疲倦早已煙消雲散!

(圖片來源 Yahoo! 奇摩運動)

2009年8月3日

201_小侄孫來我家作客

這個暑假,一個小男孩到咱家來作客。他是師母二哥的孫子,今年要升小二。由於他父母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陪他,因此師母將他接來桃園小住。也正好咱家兩個女兒忙於各自事情,在家時間較少,他的到來正好可以填補咱二老的虛空,也讓咱們預習將來帶孫子的功課。

他是個聰明的小伙子,精力充沛,也樂於學習新事物。只是,初來乍到,跟我們不熟悉,一開始還寡言得讓我們以為他有自閉傾向。經過幾天下來,透過遊戲互動,才漸開金口跟我們有了對話;也開始習慣使用「曾爺爺、小姑爺爺、小姑婆、大姑姑、小姑姑」等怪異又陌生的尊稱。

他的胃口很好,給什麼吃什麼。但有一次我幫他做了蛋餅當早餐,裡面除了加上他喜愛的肉鬆外,我還加了一片起司。他吃了一口後,嘗到有一種他不熟悉的味道,而且他可能也不喜歡起司融化後的乳白色的漿狀模樣,他就說他不想吃了。這可犯了我的大忌:我煮的每樣東西都是可以吃的,因此我強制要求他吃完,他只好「一臉無奈」地吃完。有些家長會抱怨孩子挑食的問題,事實上,這些都是父母太順孩子所造成的問題。若是家長能堅持,孩子就不致養成偏食或挑食的問題。

要活力充沛的小男生睡覺也是一件費神的事。晚上就寢前,我們會在房間裡花半小時玩遊戲、讀繪本,滿足了他情緒後再讓他睡覺。為了不讓他浪費時間在床上打滾,我會限他幾分鐘內要睡著。這一招很管用,配上我的判官臉表情,他只得摸摸鼻子,在床上翻滾幾下,找到舒適的姿勢後就進入夢鄉。 下午我們夫妻若是有事要忙,則吩咐他去睡覺,並說我會在五分鐘後去檢查他是否睡著了。此舉目的乃是訓練他自我管理。

這一個月中,我們為他安排了些戶外活動,比如童軍露營、童軍團集會、教會的夏令營等,從群體生活中向同儕學習;也在平日帶他去附近公園或國小打籃球、羽毛球等活動,消耗他多餘的精力,也學習手眼協調能力。

經過一個月的共同生活,他已會和我們交談,甚至開我們的玩笑。他也有機會熟悉他原本就不多的親人。更重要的目的,乃是培養這孩子的生活常規與服從性。家庭是孩子學習順服權柄的第一所學校;有了基本的服從性,才能在學校面對更多的要求,進而未來才能面對社會生活。愛與紀律是一體的兩面,為人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應培養孩子能面對未來的責任與壓力的能力,而毫無原則的愛孩子則是溺愛,反倒會誤了他的一生。

再過一個星期,他就要返回自己的家。在這為期卅天的作客過程中,看著他由拘謹到自在的成長歷程,深願這一個月的共同生活經驗,能成為他的祝福,也成為我們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