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1日

097_榕與牆的生死戀





反覆看著這四幅攝於苗栗三義龍騰斷橋的照片,心中感觸良多:
 1、榕樹像是攀附權貴的投機者。身處在高聳的四根橋墩下,它的根部攀附磚墩,使它的樹幹長在離地五、六公尺高的橋墩上,這樣它才得以高過橋墩,獲得充足的日照。磚造的橋墩有良好的吸水性,像是一座儲水槽,榕樹藉著密佈的樹根四處從磚縫和空氣中吸收水分。
 2、攀附在橋墩的榕樹像是人的習慣。習慣是經年累月、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荒廢了七十多年的橋墩,又位處在遠離村落的郊野,榕樹在此生長不受打擾,從原本細如髮絲、隨風飄逸的氣根,如今竟然長得又粗又壯。人若不常內省己身,也將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根深蒂固的習性。我們若任憑惡的種子在牆縫中滋長而不予剪除,它的細根終有一日會撐毀一座牆。難怪孔夫子每日要內省三次之多。
 3、榕樹的智慧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以為植物沒有知覺,很笨,其實,它很聰明。它會計算自己的高度與重量,來發展出足夠支撐力的根系。它的根除了垂直往下發展外,也水平橫向發展,而且隨著四方柱的轉角而轉彎,如此建構一個比101大樓更穩固的根基,提供樹幹未來發展成巨樹的機會。

2008年1月20日

096_連登七星山主、東峰


今天中午心焱臨時提議到北投用餐。當天沒事,天氣又晴朗,因此一口答應。兩家六口人各自驅車,隨著自朋穿行於台北士林的大小巷弄,來到位於中山北路七段的一家餐廳。我點了松子青醬焗飯,配上熱咖啡;他們則點了「義式蕃茄海鮮麵」以及「日式鮭魚炒飯」。餐後,她們留下泡「牛奶美人湯」,我與自朋則去附近登山。

取道紗帽山下的紗帽路,經陽明山前山公園轉陽金公路上山,一路蜿蜒來到「後山崎停車場」,拾階而上走在箭竹林稜線上來到小油坑遊憩區,僅費時六分鐘。再由停車場旁登山口(H.811)起登,一路陡上,經過數個被硫磺氣噴得漆黑的坑洞,終於攀抵稜線,結束痛苦的攀爬行程。接下來的行程多為緩坡,歷時39分鐘來到七星山主峰(H.1210)。此時峰頂滿是遊客,每個人雖從不同路線登上主峰,但臉上不自覺的流露出相同的愉悅神情。此時此地能欣賞腳下的雲海,相信大家心裡又多了一分幸福的感覺。峰頂方向指標柱上的小溫度計顯示此刻溫度為攝氏17度,陽光、和風、雲海,心中浮起一股當年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的感覺。

在主峰頂拍數張照片留念,轉眼一看,東峰近在呎尺(300公尺),於是決定續登東峰。拾階而下至鞍部,再拾階陡上至東峰頂(H.1106)。此地較主峰窄小,因此拍了照片就下山。想起去年夜闖七星山受惡劣天所阻而中途撤退,留下些許遺憾,既然今天都上到東峰來了,二話不說,就續往冷水坑下山,完成未竟之志。

登山真是選日不如撞日,居高臨下,冷水坑及夢幻湖美景盡收眼底;而東南方遠處背景的大雪山系高聳露出雲霧之上,其美景絕不輸高山之景緻。不久,雲霧自冷水坑飄上來,倏忽之間所有美景消失於雲霧之下。一路石梯陡下,直到台北教育電台後方才轉為緩坡。右轉欲前往七星公園一探究竟,但台北盆地為雲霧籠罩,山上亳無展望,乃續行過教育電台,右轉下冷水坑。遇一座二層水泥觀景涼亭續行,再下陡峭的石階,終於17:00抵達冷水坑遊客中心。

在遊客中心繳水費後,向販賣部店員詢問前往小油坑停車場的遊園公車。答曰,必須先搭108路遊園公車至陽明山公車總站,再轉搭下一班108路的遊園公車才能抵達小油坑。我們站在冷水坑登山口旁的公車站牌下商議著,若搭公車到公車總站,可能趕不上17:30最後一班車前往小油坑,因此決定沿中福戰備道路步行,再一路嘗試攔搭便車前往陽金公路。

我們邊走,邊伸出右手拇指比出搭便車的國際手語,但沒人敢停下來載我們這兩個老怪咖;其中一位廂型車減速,告知我們他們車上已滿載無空位可搭載我們,我們依然大聲答謝他的好意。終於來了一輛VW的小客車,在自朋使出渾身媚功下,果然停下來載我們。他們是來自內湖的遊客,夫妻帶著一個孩子來此遊玩。他們好心地載我們到停車場,省下了踢2.5公里公路的力氣。感恩這位好心的駕駛!

上了自己的車,已近六點鐘,天色昏暗了下來。下山途中,遇到參加童軍服務員木章訓練的五小隊學員重裝進行移動露營訓練課程。想想我們五年前也分別在桃園與基隆營地受過這個訓練,因此感覺格外熟悉與親切。回到餐廳,接了她們,再驅車下山。我們轉往和平東路師大附近接兩個女兒。相約晚上七點在「小雅書店」前會合。我們於18:55抵達時,她們也剛結束在師大夜市的行程來到會合點。時間算得真準,都沒浪費一分一秒在等候,我們立即經由建國高架轉中山高返回桃園。到了家,大女兒拿出購自師大夜市的「冰火菠蘿」,切成四等分,大家一同品嘗傳說中的美味。之後兩個女兒回房,只聽到兩個女兒為了一條棉褲高分貝的爭執聲。心中有點煩,但想想這不也是家的溫馨所在嗎?

          更多精彩照片

095_勝興車站、龍騰斷橋、五穀文化村、黃金小鎮

原訂兩天一夜的親子露營活動,因報名不如預期而改為一日遊。安排了苗栗地區的勝興火車站、龍騰斷橋、五穀文化村、黃金小鎮,之後轉往大湖泡湯。

清晨六點不到,大家都齊集在中山高中壢休息站。簡單提示今天的動線後,三十人分乘六部小客車依序上路。途中以無線對講機聊天打發時間,也沿路導覽解說。約7:20來到勝興火車站,站前連絡道路甚是狹窄,幸好我們來得早,店家才剛開門準備營業,也還沒有其它遊客車輛,因此順利在車站往前約200公尺路邊找到停車位。等我們幾位駕駛停妥車輛進入火車站時,只見其它一大票人自然而然地往車站南側的「開天」隧道行進,準備體驗隧道內漆黑的感覺,幸好出發前一天有提醒大家帶手電筒(或頭燈),才得以悠遊在隧道內。隧道全長720公尺,隧道壁上釘有牌子,標示距兩端洞口的距離。隧道壁的東側每隔一小段距離設有一凹入的壁穴,小的可容2人,大的可容工作枱車及機具,供隧道內施工的鐵道工人在列車通過時可暫時藏身之用。小孩子一馬當先衝出隧道,感受到光明的可貴。

我們在回程途中,有人在一避難凹穴的天花板發現一窩為數不少的蝙蝠,而它們似乎也已習慣了遊客的指指點點或是燈光照射,並沒有驚動牠們的休息。這對都會長大的孩子來說,是意外的驚喜與體驗。

離開勝興車站,繼續驅車前行約2公里,來到「龍騰斷橋」。這座橫跨景安溪的磚造鐵路橋建於1905年,共有十座橋墩。於1935年的《台中大地震》被震毀,留下今日怵目驚心的景象,令人不得不敬畏大自然的力量。我們沿著步道走下跨溪鐵橋,來到溪南岸觀賞,被紅磚橋墩上的榕樹根圖案深深地吸引。地震當年可能只是一棵普通的榕樹,卻在無聲無息的歲月流逝中,盤踞了整座橋墩,編織出這幅壯觀的圖案;而糾結的樹根早已分不出誰是誰,倒像是人體的血管網絡一般,發揮最大的效能供應養分使樹滋生茁壯。

將近十點鐘,我們沿著苗49縣道續往前行,經由西湖渡假村接回中山高北上,至公館交流道下來,前往不遠處的「五穀文化村」,在「夜光大伙房」觀賞完客家風情的多媒體簡介後,由湛經理為我們解說公館地區的陶瓷業的前世今生,之後進入DIY教室,學習彩繪陶器。

每個人挑個自己喜歡的陶器素胚,開始動手彩繪。孩子們手拿毛筆,沾著顏料,讓自己的想像奔馳,盡情表現在素胚上。看著他們專注的表情,心想,他們是否也開始懂得憧憬自己的未來人生?彩繪完畢,湛經理貼心地用氣泡紙為每件作品包裝再收納入紙袋裡。大家帶著滿意的表情,謝過湛經理,轉往下一站-茅鄉亭,要好好撫慰早已轆轆的飢腸。
老闆為我們準備了頗具客家風味的自助餐:紅燒肉、香椿炒蛋、青花椰菜、高麗菜,配上酸菜肉片湯,飯後還有草莓柳丁。

酒足飯飽後,就是今天大家最期盼的節目:騎腳踏車。騎上單車,慢慢欣賞農村景緻,在悠遊的踩踏中,不知不覺來到稻草編織藝術館,參觀暢銷日本的吉祥物-「注連繩」。主人向我們展示一隻用稻草編的應景作品-巨型田鼠,及各式各樣的稻草編織藝術品,無論是大人,小孩看了都愛不釋手,當然,大家也都大手筆採買了不少的注連繩,作為居家裝飾用,或者作為新年的伴手禮。之後,我們參觀了當地信仰-石母祠,了解在醫藥缺乏的年代,父母是如何為孩子求平安與健康。

回到茅鄉亭,有三家人因有事需先北返;其它仍有十七人前往大湖泡湯。那個夜晚,整個池子被孩子們的歡樂聲裝點得好不熱鬧。雖然池子有告示牌「請勿喧嘩」,但那是給大人看的,孩子們可不吃那一套。歷經三小時,我們於七點多收拾完畢,打道回府。活動雖然會結束,但一天下來的歡樂與映像將歷久彌新。

更多精彩照片
更多精彩照片-惠美版
更多精彩照片-逸忠版

2008年1月11日

094_97年本家寒假旅行計畫

請點閱旅行計畫

2008年1月10日

093_97年1月驗血報告

今天晚上前往陳治平診所看上星期(97.1.3)抽血檢驗的報告。此次驗血分為兩大部份:肝功能(GOT,GPT,AFP甲型胎兒蛋白),以及B型肝炎病毒數量檢測(HBV-DNA PCR;本項目自費$2,500)。
  檢查項目   檢查值   正常值
   GOT    34    5~42 U/L
   GPT    39    5~40 U/L
   AFP    4.71   0~13.4 ng/ml.

  檢查項目  96.5月檢查值   97.1月檢查值   參考值 
  HBV-DNA   1,700      100     <50 copy/ml.

目前我的治療分為兩大主軸:惡性腫瘤,以及肝硬化。

惡性腫瘤(肝癌)的治療採用「栓塞療法」,即是將栓塞藥物藉由細導管,從股動脈延伸至肝動脈,注射至腫瘤增生血管,以截斷血流進入腫瘤,藉此「餓死」腫瘤,使之萎縮。目前已接受六次的栓塞治療,效果良好。

第二大主軸是改善肝臟發炎情況,藉此減緩肝細胞纖維化進而轉成肝硬化。透過HBV-DNA血液檢查,可以測出每一C.C.血液中有多少B型肝炎病毒數量。96年5月第一次檢查值為1,700 copies/ml.,七個月後(97.1)第二次檢查值降為100copies/ml.。由於我並未服用任何肝安能之類治肝炎的藥物,陳醫師的解讀是自身的免疫力改善,使得發炎情況趨緩。

肝炎是導致肝細胞纖維化及肝硬化的元凶,因此若能控制住肝臟發炎情況,對控制肝細胞纖維化及肝硬化是大有幫助的。這個部份的治療完全靠調整生活步調及改變飲食來著手-多休息、多吃蔬果、維他命。

092_霞喀羅國家步道賞楓行

我們與逸忠夫婦等四人搭乘俊仁伙伴的車,前往新竹縣尖石鄉養老部落一探「霞喀羅國家步道」。此步道全段由五峰石鹿起至尖石養老止,共22公里。今天早上9:55抵達登山口,由於時間有限,今天走到12:30就午餐,之後原路折返。以後再安排充足的時間,或兩天一夜方式,來走完全段。

一路是緩上坡,走來一派輕鬆。踩在佈滿松針及楓葉的步道上,加上沿途多處活水源,令人心曠神怡。來的時候稍嫌晚了些,楓葉掉了不少,但仍被陽光照透的楓紅驚艷不已。

過了16.5K的馬鞍駐在所遺址後,即開始下坡,直到崩坡為止,開始攀繩而下溪谷。溪中水流絹細,中間有段約40公尺轉為地下伏流,至急下坡始轉為地表水。我們在上攀的路口旁樹蔭下休息,燒壺水泡茶,各人吃著自備的午餐,配閒話三五。

由於距白石吊橋仍有75分鐘路程,來回則是2.5小時。受限於時間,我們午餐後13:30原路折返。上攀果然比下降容易得多。約15:15回到停車處,途經施工現場稍被擔擱,15:55返抵秀巒檢查哨交回入山證;再過400公尺吊橋處下車瀏覽,觀賞五顏六色的山巒,及下游不遠、河道彎曲處的「軍艦岩」。吊橋下有三個孩子在游泳,另有三個成人在溯溪。經由北二高,約18:20返抵俊仁家,我們夫婦二人則換騎機車回家,為今天畫下完美的句點。



交通:
桃園(北二高)→90K竹林交流道(竹120線)→內灣→尖石右轉過尖石大橋(竹60線)→31.9K秀巒檢查哨(辦入山證)→立即左轉過橋爬坡1.5K→約1.5K右轉秀錦道路→約7K抵達登山口22K指標處停車場。

路況:距登山口前2K有道路施工(山溝整治、邊坡水泥護欄)。
入山證:由此入山需在秀巒檢查哨(竹60線31.9K)辦理乙種入山證。需備國民身份證,手續費每人10元;下山時將入山證交回檢查哨。

更多精彩照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esther5102/20080110
  http://picasaweb.google.com/taiwansnow/20080110

2008年1月7日

091_樂為煮父

「鈴....」電話鈴聲響起,是大女兒來電。她問:「爸,我明天要回家,我可以點餐嗎?」我答:「可以啊!要吃什麼?」女兒答:「我要吃....」這是近一個月來,每逢週末會接到的電話。

自她開始點餐後,我就要上市場採買一些魚類,如鯧魚、鮭魚等及其它食材。經過一陣手忙腳亂後,餐桌上擺著三菜一湯,或是火鍋,四個人圍坐用餐,大家臉上露出幸福滿滿的表情,看在眼裡,我心中是滿懷的感恩。

兩個女兒因就學原故,大部份都在外用餐;即便週末在家,也都簡單了事;或是星期天下午到中壢吃下午茶,一餐當兩餐用。但是家裡用餐就是不一樣的氣氛。

自幼稚園起,我父母存了些錢買一戶座落於竹東火車站前的工寮為家,稍經整修即經營小吃店。自初中起,開始幫忙店務,從清潔、打掃等「初級課程」做起;到高中時,學習烹調等「高級課程」。我的刀法超過所有家庭主婦,切得薄又快;我做菜不用食譜,全憑直覺。我用最簡單的鍋具,從下米煮飯,到三菜一湯上桌,可以在一小時內搞定。

多年前,曾聽時任中原大學校牧室主任的莊文生教授談及他在台中某大學的授課經驗。他說,他的週六上午的課,每到快下課時,他注意到有一位女同學開始收拾桌面,一付蠢蠢欲動的樣子;若是他鐘聲響完仍繼續講課,這位女生則是一臉焦急的模樣。有一次,他問這位女同學在急什麼?她答曰:要趕火車回台北的家。他再問:妳多久回家一次?她答:每個週末都回去。他心想,同年紀的大學生週末都在忙著跟同學去玩,而她卻選擇回家,他甚好奇是什麼原因使她選擇回家?直到有一天,在台北見到她的家人才明白,原來是家的愛使她想回家。

雖然當時我的孩子還小,但遲早她們也會離家在外就學或工作。我的家有什麼條件吸引她們想回家?一旦她們出門去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用命令的方式絕對不是好方法。家,不只是提供睡覺、吃飯的地方。我想起聖經的話:「我用慈繩(慈:原文是人的)愛索牽引他們」(何西阿書11章4節);西洋諺語說:「Love makes a house a home.」我想,我可以用烹飪來吸引她們,我在食材中添加了一樣菜市場買不到的珍貴食材:「愛」,使得普通的食材變成佳餚。果然,這兩個孩子從小是我的「忠實顧客」;在外生活後,開始懷念起爸爸的手藝。

煮餐飯很麻煩,要買,要洗,要煮,還要清理,時間與金錢的花費遠超過自助餐;但是,得著孩子滿意的答容,那些麻煩與勞累就算不得什麼了。

090_南投旅遊新路徑-國道6號

中部橫貫公路(谷關-梨山)受到921大地震(1999),及七二水災(敏督利颱風,2004)相繼摧毀後,政府鑒於地質不穩而宣佈停止修復工程,遊客轉而經由埔里前往清境農場及合歡山地區,使得原本為日月潭、九族文化村、蘆山等觀光區樞紐的台十四線公路,又要承載更多車輛,已到了每逢假日必塞的窘境,期盼國道六號的完工能為遊客帶來更多行的方便。
                圖片來源: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但是,國道六號的通車勢必帶來更多前往霧社、奧萬大、蘆山、清境、合歡山的遊客,屆時狹窄的台十四甲線(霧社-大禹嶺)將會更形擁塞,是否到時又要以拓寬台十四甲線來紓解車潮?車潮與人潮對高山地區的生態所帶來的衝擊也是開發單位必須要面對的課題。除了以拓寬或新建道路的方式外,或許可以考慮以轉運的方式-埔里設小客車停車場,提供便捷廉價的大眾運輸工具(中巴),串聯台十四甲線沿途各景點,來吸引遊客使用-以減少對高山生態(用水、垃圾、廢氣、糞便、停車場地)的衝擊。

國道六號南投段簡介
  全 長:38公里
  起 點:國道三號(霧峰-草屯之間)
  終 點:埔里(榮民醫院接台十四線)
  規 格:全線雙向四線道
  交流道:東草屯(台14線)
      國姓(台14線)
      愛蘭(台14線)
      埔里(台21線)
      終點:埔里東端(台14線)
  全線通車時間:預定97年底
  97.2春節前將部份通車路段:愛蘭-埔里(全長九公里)
  

相關資訊:
  國道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局
  國道六號通車…快了
  國道六號南投支線舊曆年前局部通車 埔里塞車可望抒解
  國道六號通車後臺中到埔里只40分鐘
  配合扁剪綵 埔里六高一月底搶通
  國道六號 (中華民國)維基百科 
  國道6號將通車 霧峰埔里25分

2008年1月3日

089_梅花湖與新寮瀑布


元旦,我們相約去宜蘭冬山鄉的梅花湖新寮瀑布。這是逸忠伙伴推荐的景點,果然名不虛傳。當天早上5:30於國道二號八德交流道集合後出發,在木柵休息站上廁所時,遇到一位駕駛人因右前胎沒氣,向其中一位伙伴借用小型電動打氣機而耽誤了約半個小時。抵達梅花湖時,已是七點半,正遇到來參加元旦升旗及健行活動的冬山鄉民結束活動離去。

梅花湖三面環山,因此當天感覺相當寧靜而且舒服。南面山坡上矗立著道教三清宮總廟,從入口從看去,整體就像一幅畫。環湖道路全長約四公里,舖設柏油,可容汽車通行。孩子們租了腳踏車(100元/2小時),在兩位媽媽的陪伴下,享受乘風的快意;他們繞著湖一圈又一圈地騎著,雖是臉紅氣喘,但沒有一個喊累,凡倒個個生龍活虎,臉上滿是笑意。

約近十點鐘,我們經由仁山植物園前往新寮瀑布。步道入口以鐵皮圍住,但右邊草叢有一條明顯的路徑,明顯地是遊客無視封園告示而走出來的。我們跟隨先烈腳步進入園區,先是一段沿溪的平緩步道,再是緩坡而上至第二層瀑布。穿越第二座繩索吊橋欲前往第三層瀑布時,陡峭的步道在颱風後有坍方,仍在整修中;但小心仍可通行。步道終點立有一木樁,里程是1.9公里。再拾階而上,即到觀瀑平台。瀑布高約三十公尺,水量豐沛,因此隆隆水聲不絕於耳。
賞畢瀑布,我們回到林務局冬山工作站,在停車場旁空地埋鍋造飯。菜色豐富,有炒米粉,雜菜麵、滷肉,還有麻粸;孩子們則自備了鮮蝦泡麵。這些孩子經歷幾次的郊遊後,準備餐食方面越來越老練。在一陣吵雜歡樂的笑聲中用完餐,工作站的管理員「適時地」出面禁止我們在此炊煮。

交通指南:沿省道台九線經羅東南下,於91公里指標下一個號誌燈右轉,沿途標誌完備,即可抵達梅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