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9日

111_馬那邦山遊記


 早上七點剛過,本童軍團伙伴及友人一行四十五人搭乘遊覽車前往苗栗大湖攀登馬拉邦山(H.1406)。原訂的行程是東北角的桃源谷,但因受鋒面影響,北部地區為陰雨天氣而改往苗栗。
 一路上,振宗伙伴帶大家玩著團康遊戲「搶標」。在熱情歡樂聲中,於九點半來到大湖南湖國小,左轉狹窄的苗55縣道,經東興國小來到遊客中心對面的第一停車場(H.490)。沿途盡是草莓田,看樣子已過了採收高峰期。要攀登馬那邦山有南、北兩條路線。小型車輛可直接開上山到「天然湖」登山口。此處有一寬廣的收費停車場(H.1010),設有公廁及二層水泥瞭望台各一座;或可沿登山步道再往前一百公尺,在一座廢棄的空屋前有一小片空地,約可停3-4部小客車。


 我們由第一停車場開始步行,一路是柏油路的陡坡,費了近一個半小時來到自然湖停車場。在此休息、午餐,至12:20繼續路程。沿著林蔭步道一路Z字上行,走來輕鬆愉快;唯要攻頂前,一連串的陡階梯才是最大的考驗。
 先鋒部隊於13:40左右率先登頂,最後的也於14:00前完成登頂。經清點人數,發現少了四位女性伙伴,經手機連絡,原來她們半途折返停車場入口的餐廳在喝咖啡聊是非。永宏團長確認人數後,即在「馬那邦山」木牌前拍照留念,先是孩童的個人照、家庭照,再來是全體合影。約14:15拍照完畢,開始下山。
 今天登山途中,就數「國立聯合大學」的隊伍最龐大。他們搭乘五部中型巴士直抵天然湖登山口,人數約一百餘人;另外還有一隊十餘人的隊伍;其它的都是小型隊伍。我們是唯一由第一停車場徒步登頂的隊伍,雖然走得滿身臭汗、膝蓋打抖,但嘴角卻為自己的成就露出一些不可置信的笑意。今天來回一共走了約12.4公里、落差超過900公尺的陡坡,看樣子,有好些人明天醒來會發現屁股、小腿疼痛不已,走路姿勢像猩猩。
 約17:10,全數返抵巴士停車處,清點人數無誤,打道回府,結束辛苦的一天。

推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等高線地圖,附高程表

2008年3月28日

110_請繼續使用國語

 湖南省籍的馬英九表明要參選本屆總統時,大家對他的「外省人」身份有許多的疑慮。但開票結果卻令大家耳目一新,顯現台灣人族群融合的程度已超乎大家的想像。馬英久從參選台北市長以來,為拉近民眾距離,即努力學習閩南語,甚至聘請台語老師指導。十多年過去,他此次參選總統多次的競選演說所講的閩南語,雖有進步,但聽起來仍是令人覺得怪異、滑稽。即便如此,台灣人仍以選票表示對這個香港出生的外省子弟的肯定與接納。他的清廉與誠懇態度跨越了語言與族群的鴻溝。
 語言是族群間溝通的最重要工具,每個國家也努力培訓外語人才以促進國際關係。台灣地方雖小,但歷史因素使這小島住了許多不同語言的族群,他們之間若沒有第三語言,幾乎是無法溝通的。為此,日本殖民時期強制推行日語;國民政府時期又改推行「國語」;直到民進黨執政,雖未強制推動全國性的閩南語教育,但國會問政、官員施政說明、各式選舉場合,甚至總統本人在國際記者會場合,皆使用閩南語,閩南語無形中已被尊為「國語」了。這樣的歷史過程,明顯地點出了政治宰制語言的暴力手段,是導致基層民眾厭惡與反彈的必然後果。
 除了政治外,經濟也是宰制語言的另一重要因素。台灣發展史上,由於閩南族人佔有台灣最肥沃的海岸平原,也主宰台灣經濟活動,因此其它族群為了謀生,而不得不學習閩南語作為溝通語言。目前的事實是,閩南語系者,絕大多數不會其它語言;而其它語言族群只要進到都會區,都會迫於現實而學習閩南語。在市面交易活動中,若不特別詢問,你無法辨識那操著流利閩南語與你進行交易的對象,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人。
 近十幾年來,自稱為「本土政黨」者,為了爭取台、客籍選票,積極操作「國語族群=國民黨=外來政權=不愛台灣」的族群意識,成功地於2000年取得最高政權。執政後,也積極在國民小學推行「母語教學」,企圖淡化國語的地位。
 中國大陸幅員遼濶,族群更為複雜,他們以北京話為共通語言,並稱之為「普通話」。有「民族大熔爐」之稱的美國,要求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歸化美國籍時,要通過英語基本能力測驗。中南美洲雖是以原住民為主要人口,但仍以她們當年的殖民者的語言-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我們的鄰國菲律賓及新加坡也以當年的外來政權的語言-英語為國語。
 為了方便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我們國家各族群必須心平氣和地共推「國語」為共同語言。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已是各族群熟悉的語言,它的辭彙量也較台語更廣,許多流行用語、科學性辭語或是外來語,用國語較容易表達。
 或許當年在推行國語時,執政者的手段較粗暴;或許有人曾為了不能說流利的國語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嘲諷的不悅經驗;或許有些人單純為了維護母語的傳統而抗拒國語化。但無論如何,不同族群聯姻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他們結婚後,若是維持小家庭的生活型態,通常以國語為家庭語言;若是與長輩同住,則以大家長的母語為家庭語言,對外仍以國語溝通;至於隔代之間,也多以國語溝通。
 國小的母語教學其實有其不適之處。因為每一個語言都有「南腔北調」的差異性,一個學校的閩南語系學生有的講漳洲腔、有的講泉州腔;客語族群學生有的原生家庭講海陸腔、四縣腔、詔安腔或是潮州腔;至於原住民,語系更為繁雜。學校要如何安排師資及教材來滿足不同語系的家庭,也是一個頭痛的問題。
 固然當年國民政府為了推行國語,使用粗暴的手段引致反感,但就事論事,在那個缺乏傳播媒介、島內族群關係緊張的年代,那似乎也是不得不為之的手段。數十年過去了,新的世代應有開濶的歷史觀,將「國語」的歷史包袱除去,使它還原成單純的溝通工具;而各路政治人物也應自我節制,勿再賦予國語任何政治意涵,更不應再利用語言來分割族群,破壞和諧。

2008年3月27日

109_台鐵捷運列車嚐鮮記

 今天早上一早到台北市立醫院中興院區完成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後,到台北車站搭火車返回桃園。下抵3B月台,剛好有08:54的3036次列車(蘇澳→新竹)準備開車,看到車身顏色與熟悉的電聯車不一樣,短暫猶豫後仍決定上車。
 上了車就座後,好奇地四處張望打量這個車箱的特色。乳白色烤漆的天花板、灰色的塑膠地板,使車廂看起來較為明亮;乾淨的車窗,附有下拉式米色遮陽布簾,可方便拉下避免陽光曝晒;而座椅採用捷運式的「非」型排列,可容較多的站立空間,及較多的直立式不鏽鋼柱,方便乘客扶握;座椅採乳膠式座墊,以水藍色圖案絨布包覆,坐起來舒適、屁股不易滑動、悶熱;;每側有三個自動門,使上下車更方便;門楣上有捷運式的車站資訊看板,LED字幕清晰易讀;播音系統也會逐站以國、台、客語播報站名,甚至播音前有一段提示音,比舊型的電聯車更清楚悅耳(板橋站名的客語發音較舊式電聯車為準確)。
 這系列的車廂是台灣鐵路管理局為因應台灣高鐵通車帶來長途客運的衝擊所採取的「鐵路捷運化」的政策下所打造的全新車廂,由「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承製,第一批車廂於2007年加入客運服務行列,定位為「區間快車」,未來將逐步取代老舊的莒光號,票價則比照「區間車」。
 鑑於短途通勤旅客人數眾多,以及民眾缺乏排隊「先下、後上」的公德心,建議台鐵可將每節車廂的中央車門定為〈上車專用門〉,而前後二門定為「下車專用門」,如此乘客可快速完成上車、下車動作,也可節省在車站停等時間,進而縮短行車時間,提高服務滿意度。
 我所搭乘的3036次列車雖然少停了二站(萬華、山佳),但是,因為需等候同向的自強號列車先行,而在鶯歌站停留了8分鐘,因此「台北-桃園」之間的行車時間花了42分鐘,較其它車次的電聯車多了6-9分鐘。但此次的搭乘經驗,整體來說,是蠻愉悅的。

照片
EMU車廂外觀   
EMU車廂內裝   

2008年3月24日

108_民進黨抬起頭來

 民進黨在連續贏得2000年及2004年總統寶座後,卻接二連三輸了2005年的縣市長選舉、2007年的立委選舉,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敗選當晚,長昌競選幹部全體站在台上,連續向全國支持者鞠躬了六次;不少人紅了眼眶,失望難過之情溢於言表。多年的努力,一夕之間化為烏有,有人認為民進黨將會一蹶不振,但我卻認為未來四年是民進黨展現存在的價值,及重新感動人民的大好契機。
 這次總統大選,由於國民黨推出「不沾鍋」馬英九參選,雖然他的特別費案及綠卡案一直受到綠營攻擊,但得分效果不大;加上國民黨下野八年未再執政,綠營不再像2000年之前一樣能找到任何對手的結構性弱點加以攻擊,因此所有左勾拳或右勾拳,都像打在軟綿綿的沙包上,沒能在社會引起太多共鳴。反倒是民進黨八年執政,將自己所有的罩門露了出來,叫當年對他們寄以厚望的選民失望透頂。
 民進黨敗選雖是事實,但是我個人以為,情況並未到絕望的地步,這反倒是民進黨重生的契機。在國民黨佔了3/4的席次的國會,真正能發揮監督制衡力量的,非民進黨莫屬。雖然這27票在表決時只是無關緊要的少數,但是民進黨千萬不可以此妄自菲薄。這27位立委必成為國會新聞的要角、全國媒體的焦點。在議事廳裡,他們犀利的質詢所綻放的火花將吸引全國的目光,也將成為未來國民黨完全執政下,全國人民所信賴的良知與希望。
 謹以一則眾人皆知的小故事作為結語:兩位鞋公司代表奉派到非洲考察市場,其中一位下了飛機,看到當地人都光腳沒穿鞋,就大嘆一聲:「完了,他們都不穿鞋,我要賣給誰呢?」另一位則說:「太棒了!他們都沒有鞋子,一人買一雙,我們就發了!」
 此情此景,展望未來,願以兩首耳熟能詳的歌來勉勵民進黨,真心希望民進黨「嘸免失志、嘸免膽寒」。
  《小草》(主唱:王夢麟) 播放本曲
  《愛拼會才會贏》(主唱:葉啟田) 播放本曲  

2008年3月22日

107_台灣人轉大人了!

 幾歲算大人?雖然民間習俗以十六歲,法律則以廿歲為成年人,但我們都清楚,是否真的夠格成為大人,不是以生理的年歲來論,而是以承擔責任的能力與分辨是非的智慧來論。
 一個大人會估量自己行為的後果,也勇於對自己的選擇負完全責任。台灣施行民主雖已超過六十年,但前五十年被統治者壓制而成為民主的侏儒、嬰兒。直到八年前,終於覺醒,以自己手中的選票作出石破天驚的抉擇-換黨做看看。當然,台灣人也為當初的抉擇承擔了若干苦果,但是,這本就是一個成年人所當面對的風險與代價。
 八年後的今天,台灣人再度用手中的選票,叫執政的民進黨下台,給在野的國民黨一次展現新生的機會。雖然,過去八年裡,民進黨政府不斷以「大陸飛彈對準台灣」、「大陸封殺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等說辭想造成民眾對中共政權的恐懼;謝長廷陣營也不遑多讓地以「女找嘸尪、男找嘸工」、「一黨獨霸、民主倒退」等口號來恐嚇選民,以為只有綠色執政,台灣人才有活路。
 今天,台灣人毅然地以手中的選票再次實現台灣民主的成果-二次輪替。人民已有了足夠的成熟、理性的心智,不甘再被恐嚇、愚弄。人民開始體認自己才是自己未來的主人,政府只是人民的僕人。
 有了兩次政黨輪替的經驗,台灣人民未來在必要的時刻,將更有自信地以手中的選票實現第三次輪替,甚至更多次的輪替。台灣人不再為換人當家而如喪考妣般落淚、害怕。唯有小孩才害怕看不到父母的面,長大的孩子才敢出門在外闖蕩。
 台灣人,恭禧你。從今天起,你是大人了!

106_態度決定高度

 今晚六點剛過不久,大選結果已昭然若揭-馬英九、蕭萬長先生以58%得票率,當選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縱觀此次選舉之勝敗,雙方所推出的政策固然是影響此次結果的重要因素,但最關鍵的因素應該是「態度」問題。這態度不僅彰顯在扁政府八年執政的點滴裡,也在此近一年的選舉過程中表露無遺。
 扁政府八年來,以「新手上路」之姿獲得民眾之同情及寬容,而得以連續執政二屆。但這八年來,人民看到扁本人,及其行政官員的高傲與狡辯本性,已深感厭惡與不恥。對比之下,馬英九本人則以誠懇、憨厚的態度,獲得七百多萬選民的青睞而當選。
 選戰開始以來,馬英九先生之兩岸政策、個人忠誠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沒有中心思想、對台灣民主沒有貢獻等理由,飽受對手嚴厲之質疑與批評,一度顯得無力招架而讓人懷疑他勝選的機率有多少。但面對對手日夜凌厲的攻擊,馬先生除了提出必要的說明外,不改他一向的誠懇、寬容的態度面對之,並沒有被對手激怒而失去理智與風度。這樣的態度始終如一,終於獲得選民的信任,託付國民黨以「完全執政」的重責大任。
 下野八年,重新執政,國民黨應以臨淵履冰的心戒慎恐懼。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今晚說過:「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國民黨八年前也領教過這句話的威力,今後當更謙卑、努力,向國人證明她已脫胎換骨。未來四年的執政態度,將決定四年後的高度。

參閱本人早期相關撰文:骨氣與傲慢之別(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2060期,2002.11.26)

2008年3月21日

105_祈求智慧的智慧

主啊!求你施恩於我,
讓我能以一顆寧靜的心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實,
求你賜給我勇氣去突破我所能改變的事,
求你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別。
God,
give us grace to accept with serenity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that should be changed,
and the wisdom to distinguish the one from the other.


 這段耳熟能詳的短禱文是知名的美國籍神學家Reinhold Niebuhr於1934年所寫的。它曾被美國軍方、戒酒協會(AA)引用為座右銘;七十年來,它指引許多人從生命困境深淵中找到可安歇的溪埔。
 文中,他提到三件事:寧靜的心、勇氣與智慧。逆來順受、認命是人面對巨大挫折時不得不的選擇。這種認命只是表面的,內心的悲傷或是怨懟仍像火山內的熔漿一樣在沸騰著。認命,不代表內心平靜;唯有認識上帝的慈愛與大能,內心才有真平靜。聖經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們都是上帝所寶貝的兒女,祂應許賜我們夠用的恩典來面對生命中的橫逆。
 第二件是改變現狀的勇氣。大多數人安於現狀,害怕改變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及承擔的後果;有人自認能力不足以改變,或是外部環境是無法被改變,而坐困愁城;也有人相信宿命論,以致安於現狀,錯過了開創新局面的良機。大至社會制度、傳統,小至個人性格與習慣,都在等著我們去挑戰與改變。
 智慧被排在最後,但卻是最關鍵的一項。面對生命中的大小事,我們都須用智慧去分析它的真實性、重要性;也要運用智慧來分析某件事物是否可以、或應該被改變,如何去改變、何時去改變。少了智慧的介入,往往弄巧成拙,甚或錯失了改變的契機。人際的衝突不少是導因於想去改變對方的作為或觀念,卻因為少了智慧,未分辨某些行為是受基因或長年累月形成習慣的緣故,不容易或無法被改變;或某些改變需要延後,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時機,才能得著最佳預期的效果。少了智慧,夫妻、親子反目成仇;少了智慧,社會改革的熱情與理想卻導致族群對立、衝突惡化;少了智慧,也讓人因循苟且、庸碌不堪地過一生。
 在這變化劇烈、資訊泛濫的時代裡,更需要從天而來的智慧。什麼事情是不能改變的,我們得以平心靜氣地面對現實;什麼是應該或需要被改變的,我們能以極大的熱情、義無反顧地去致力改變。求神給我們智慧:讓我們更貼近祂美好的心意!

2008年3月20日

104_中壢驗血之行

 上星期,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送我一張免費的「DR-70 III癌細胞檢測」試驗券。出於好奇,想知道這項檢驗能給我的治療帶來什麼啟示,今天早上搭乘公車來到位於桃園客運中壢總站旁的「新X民綜合醫院」。按著昨晚電話預約時的指示,來到櫃台辦理填表及掛號手續,即到一樓血液科門診外等候叫號。
 來到這家醫院有點熟悉的感覺。廿多年前,當我在大園鄉工作時,曾來此就醫;沒想到經過那麼多年世事變遷,它依然矗立在原來的地方服務大眾。我在等候時間裡,好奇地四處張望著,想去印證跟我記憶中昔日的它有何不同之處。只是時日已久,記憶模糊,感覺不出那裡變了。倒是注意到來求診的患者以老人居多(雖有看到幾位年輕人,但他們是來做健康檢查的);另外一個特色是,其中不少是操著各省口音的老榮民。
 聽著他們以南腔北調在寒喧著,一下把我拉回到卅年前的時空裡。那時,我正在服兵役,也在中壢地區,部隊裡仍有許多五十歲上下的資深士官與中級軍官,在營區裡整天就是聽這這些有點艱深的鄉音中渡過了三年的歲月。
 中壢地區有三多:大學多、工廠多,部隊多。經過卅年歲月流逝,當年那些大陸來台的軍人都已退伍,其中多已淍零作古了。如今這些殘存的,也都已七老八十了。當年隨軍來台的他們不過廿歲上下,但眨眼之間,他們在這塊異域竟已渡過了一甲子,真是「他鄉變故鄉」了。
 燈號亮起,輪到我了。進了診間,醫生看我送上的試驗券,他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就叫我上二樓健檢中心去;到了健檢中心,櫃台小姐叫我回到樓下的檢驗室抽血。幸好醫院不大,一上一下,就當作運動。檢驗科小姐為我抽了5C.C.的血,即吩咐我回家,兩個星期後會將驗血報告寄到家裡。
 出了醫院,走幾步路就到對面的桃園客運總站搭車返回桃園。這些年長患者或許就是藉此交通之便,能夠自行搭車來此求診,不須依賴家人開車接送;這醫院也託交通便利之福,在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裡,能安然走過四十年的歲月繼續提供民眾醫療服務。

2008年3月18日

103_第七次栓塞

 三月十六日,星期日,早上九點半單槍匹馬拎著住院用品來到林口長庚辦理住院。這次住院是準備接受第七次栓塞治療-右肝下方仍有一顆活腫瘤。這次的住院原訂在三月五日,但因故延至三月九日;後來,為配合洪主任的治療時間,才再延到十六日住院。
 病房在十C,是健保病房,五個人住一大房,共用一套衛浴。我的病床靠窗,除了較寬敞外,視野好(面對復興一路與文化二路),沒事可望著窗外發呆。據了解,除了我之外,其餘四人中有三人也是要接受栓塞治療。護士來病房問病史後告知下午沒有什麼檢查要做的,因此兩點多鐘即請假外出,到桃園農工參加我們童軍團的團集會,跟伙伴們渡過一個愉快的午後時光。晚上七點多,與妻一同回到病房,護士來抽血,同時告知今夜十二時後禁食,明天的治療時程要等候放射科電話通知。
 第二天一早,七點不到,李醫師就來到病房,簡單詢問身體有無異狀。七點多,護士為我吊上點滴;八點多游醫師帶住院醫師來查房時,告知治療時間可能排在早上,但近中午時,護士告知改為下午四點鐘,我即簡單以麵包充當午餐(麵包可吸收胃裡的水分,不會直接代謝成尿液,有助減輕膀胱積尿之困擾;半夜常會起床尿尿的人,也可試著在睡前吃一片土司,包你一覺到天明)。
 隔壁床兩位病人分別因為有發燒或肝炎指數過高現象,而被延至隔天才治療。下午三點多,工作人員即推我到一樓準備接受治療。在治療室外,等前兩位患者完成治療,大約四點二十分就輪到我,約四點四十五分完成治療被推出治療室,前後歷時二十五分鐘。
在治療過程中,聽到其中一位男醫師說:「啊,我今天泡湯了...回到家也不能做什麼了...」原來,今天是星期一,除了原先排定的患者外,又插隊加排了好幾位患者接受治療(我是其中一位),以致延誤了醫護人員的下班時間。我內心對他們的犧牲由衷感謝。
 手術後,按照醫囑臥床四小時;晚上九點鐘立即下床上廁所,並吃妻買來的麵條當晚餐。十一點多,護士在我熟睡時來為我拆止血繃帶,此後,我即似睡非睡地挨到隔天早晨五點鐘,透過百葉窗,看到外面天色漸白。
 早上六點多,外面傳來清晰的轟轟雷聲,這是今年第一次打雷,宣告春天的來臨(今年春分在三月20日);天空一片霧茫茫的,加上病房後棟的病理大樓屋頂一排大型冷却水塔飄上來的霧氣,使窗外景物更加迷濛 。
 早上七點不到,李醫師再度來到病房看我,告知昨天血管攝影所觀察到腫瘤的情況。八點多,游醫師帶住院醫師來巡房。他告知昨天栓塞治療情形,也告知洪醫師在做血管攝影時,有看到別的位置長出新的腫瘤。他說若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反應,今天早上就可辦理出院。十一點鐘辦妥出院手續,趁著雨勢暫停的空檔,走到高速公路旁的文化二路口取車,經龜山大崗村返回桃園溫暖的家。
 託健保之福,這次住院治療只花了五十元(另外,診斷證明一百元,醫學影像光碟片五百元)。

PS:謝謝二哥老遠由新竹來醫院陪伴照顧我,願上帝賜福與他。

2008年3月15日

102_肝癌病友看過來

謹將近來媒體報導的抗癌新藥物,及我新近認識的腫瘤專科醫師提及
的療法,整理公佈以饗病友 。本文也參酌相關網路媒體,僅供參考。
欲知詳情,請病友務必請教您的主治醫師。

冷凍療法
 療法:「氬氦刀」微創手術,以迅速冷凍(零下150度)、回溫(25度)
    的方式使體內的腫瘤細胞壞 死。「氬氦刀」一次療程十分
    鐘,臨床發現可讓目標腫瘤組織百分之九十五細胞壞死,為
    確保目標腫瘤組織細胞百分之一百壞死,施術時會進行兩次
    療程。
 適用患者:中晚期癌症,或腫瘤轉移已無法手術切除的病人。
 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學院外科部黃銘德醫師
 費用:自費,約6萬~9萬  
 更多資訊:東森新聞  國家網路醫院

PI-88
 療法:PI-88是由酵母萃取出的寡醣,具備新的功能及機轉,不是
    以癌細胞為標靶直接毒殺,而是改變癌細胞的週遭環境,令
    其凋亡而死,具備抑制肝癌腫瘤細胞長大的肝素酶及癌細胞
    周邊血管增生的功效,成功切斷供給癌細胞的養分功能。
 成效:服用抗癌新藥PI-88追蹤48周後,相較於原本肝癌腫瘤術後切
    除後1年內會有5成復發率,發現肝癌復發率降低至37%,換言
    之,有63%未復發。
 開發藥廠:基亞公司
 研究主持人:台大醫學院陳培哲醫師
 更多資訊:東森新聞

CDA-2
 療法:CDA-2的作用機轉目前尚未完全確立,不過,賴基銘指出,
    觀察發現CDA-2對於癌細胞的作用相當多樣化,除可誘導細
    胞分化、加速細胞凋亡之外,同時也具有基因調控、降低
    抗藥性以及阻斷細胞傳遞訊號等作用。
 成效:實驗顯示,單純以化療治療肺癌、乳腺癌和肝癌3種癌症,
    有效率為百分之19,但若配合CDA-2與傳統一同治療,有效
    率則提高至百分之38.5
 發明人:廖明徵博士
 開發藥廠:中國合肥永生製藥有限公司(台灣萬泰科技投資)
 研究負責人:國衛院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主任賴基銘  其它簡歷
 費用:自費,一個月注射費用約7~8萬元。
 更多資訊:自由電子新聞  國家衛生研究院新聞稿  東森新聞  自由時報

錸188 放射性同位素栓塞藥劑
 療法:沈立漢指出,188Re-ECD-Lipiodol殺死肝癌細胞的原理,
    跟精靈炸彈自動追蹤搜尋目標物一樣,從血管注入人體後
    ,隨著血液循環、自動附著在肝癌細胞上,再釋放出貝他
    射線殺死癌細胞,卻不會傷害正常細胞。
 成效:188Re-ECD-Lipiodol,經動物試驗初步證實,接受該藥物
    注射治療的大鼠,兩個月後的存活率明顯提高到八成以上
 研發單位: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研所
 更多資訊:中國時報
       治肝癌曙光 錸188動物實驗八成存活

石蓮花萃取物ZC008藥物

 療法:從中國傳統的景天科植物中萃取出來,在初步的細胞和動
    物實驗中證實了有效性,能抑制肝臟發炎,甚至逆轉肝纖
    維化。
 適用對象:急性、慢性肝炎患者
 開發藥廠:金銥生命科技
 研究負責人:台中榮總徐士蘭研究員
 上市日期:預定2010年 
 更多資訊:TVBS新聞  聯合新聞網  許達夫醫師

其它肝癌治療相關新聞,參閱聯合新聞網
日研究團隊 老鼠實驗成功/肝硬化 有救命新藥
讓肝軟回來 還無藥可用
無線射頻熱療 肝癌免開刀  
全身熱療治腫瘤  
最新BID肝癌光子刀問世
王博民醫師(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 主任)
日研究團隊 老鼠實驗成功/肝硬化 有救命新藥
B肝治療痊癒有望!決定關鍵攏係「E(抗原)

2008年3月11日

101_ 竹仔湖賞海芋

氣象局解除大雨特報,且明天可能要住院治療,因此今天決定到冷水坑攀登七星山,由小油坑下。上了汐股高架道路遙望台北天空露出陽光,而且七星山頭隱身在潔白的雲霧中,心情愉快輕竹仔湖鬆。豈知在陽金公路過了湖田國小後,霧越來越濃,到了小油坑能見度不及十公尺。由於霧甚濃,上山也無展望,加上今天穿的登山鞋鞋底走在石板上有打滑現象,因此取消登山,駕車至冷水坑兜了一圈,再轉往竹仔湖觀賞海芋。
竹仔湖陽光普照,雖然溫度僅有20度左右,但感覺有點熱。在竹仔湖派出所旁的小停車場停好車,我們徒步前往海芋園區。過了湖田橋的三叉路,我們取左前往海芋園區。這段路長約1.5公里,走約二十分鐘,一路有樹蔭相伴,加上七星山刮下來的涼風,走來挺舒服的。

進入海芋園區後,小路兩旁餐廳都派出專人在門口熱情招呼路過遊客進入用餐,我們因自備了水果及飯糰,因此婉謝他們的招呼。過了第一道小橋,看到左側沿溪有一條步道,我們因為徒步,就繞進去來個深度之旅。
海芋一路相伴來到步道盡頭的小溪畔,跨過小橋來到溪的對岸,再一路上坡,附近所有的山坡地都種了海芋。這整個地區是一處開濶的谷地,有充份的日照,而且東北側有七星山、北側有小觀音山的屏障擋住了東北季風,加上清淨的山泉水,造就了這片綠色的山谷。

此區景觀單調,除了海芋還是海芋,餐廳的Menu也大同小異。停留約一個多小時後,沿原路回到停車處,續行前往前山公園
在湖山路一條巷子裡停好車子,沿著行人步道進入前山公園。途中有一年輕外籍男子,身著德國或奧地利的吊帶褲裝在唱歌劇,心裡想回程時再停下來好好欣賞他的歌聲。雖然不是週休假日,今天的遊客不算少。我們四處走走看看,除了櫻花外,部份杜鵑花也盛開著,但整體來說,還不能算是「百花爭艷」還差一段距離。花鐘前停車場有主題「2008陽明山花季」造景裝飾,只是這些由草花構成的園藝有點小家子氣。
沿著行人步道走回停車的巷子途中,已不見那外籍男子的踪影,心中好生失望。我多年前到德國時,也曾在紐倫堡街頭看到一些藝人在街頭表演歌劇或是器樂,我衷心希望主政者能為人民建構一友善環境鼓勵人民展現自己的才藝,使藝術真正落實民間。

離開前山公園後,沿紗帽路,經惇敘高工左轉行義路下龍鳯地熱景觀區參觀。這是磺溪的上游,溪谷裡有多處湧泉,凌亂的大小塑膠水管滿佈山谷各處,而溪水兩側也有多處人工修築的儲水坑,使得整個溪谷毫無美感可言。我們抵達時,有兩對新人到這裡取景拍婚紗照,以崩壁與水池為背景,而崩壁的上方則是惇敘高工,不知道這道鬆軟的崩壁還能撐多久?
沿著步道進去,看到一位阿伯坐在樹蔭下整理自種的芥藍菜,我們買了兩小包,順便問他這條步道通往何處?他答曰是當地人修築在溪畔的浴池。我們好奇地沿溪而上,果真在溪的對面有兩棟簡陋的水泥建物,我在橋上透過窗戶看了一下男浴池的模樣,而妻則前往女湯一窺究竟。她回報說,她寧可花錢去別地方泡湯,可見此地的簡陋僅供”泡湯”而已。
離開地熱谷,我們沿泉源路下新北投捷運站,經洲美快速道路接中山高,返回桃園的家休息,結束一日遊。

2008年3月4日

100_草嶺古道→桃源谷縱走

行程摘要:  
  日期:97.03.04(星期二) 天氣:晴 交通工具:自小客車二部
  參加人員:永宏、湘蘭、振宗、俊仁、自朋、張牧師、師母等七人
  桃園出發07:00→102縣道遠望坑登山口土地公廟09:05→
  遠望坑停車場09:50→跌死馬橋09:55→雄鎮巒煙石碑10:30→
  古道埡口11:10(午餐)12:07→灣坑頭山13:35→石觀音線叉路14:20
  (休)→555峰14:40(休)→桃源谷公廁15:10→蕭厝(終點)15:25
 
一行七人分乘二部自小客車由中山高接瑞八公路轉北濱公路,一路順暢。早上09:02抵達貢寮鄉遠望坑登山口的土地公廟,乘客下車步行進入,二部車轉往內寮蕭厝放一部車回程接駁,再開車回遠望坑停車場與其它伙伴會合。
今天天氣很好,但可能受到大陸砂塵暴影響,在古道埡口遠眺時,龜山島像似躲在青紗帳後的嬌羞少女般,若隱若現。中午氣温約在20度左右,稜線上縱走一路5公里沒有樹林可遮陰,隔天早上盥洗時,發現左側臉頰有較明顯過度曝晒的現象,若是戴寬邊帽應可避免。

或許不是週末假日,一路上只有另一隊六人在後隨行;古道埡口午餐時另遇二對男女;到石觀音線叉路口,又遇一對開車上來的情侶,因此沿途只聽聞我們七人的笑鬧聲。
不過,我們一路上有一位意外的伴侶。我們在遠望坑停車場準備出發時,出現了一隻身材削瘦的狗,黑中夾雜灰褐色的毛髮,一路跟隨我們,直到草嶺線約4公里指標處,即消失不見踪影。伙伴嘗試以水果及餅乾餵牠,但牠亳無興趣;在埡口炊煮午餐時,牠不停地穿梭在各伙伴之間,眼神中帶著哀憐,但我們鍋中食材為麵條、青菜、丸子,牠也沒興趣;直到我們用完餐,清理用具時,永宏伙伴發現還有一包生的肉絲忘了下鍋,就當作犒賞牠一路忠心相隨的代價,牠雖已飢腸轆轆,但也不失風度優雅地吃完那小包生的肉絲。

到了古道埡口雖然才十一點鐘,但考量往後的路程都在稜線高處,風勢較強無法炊事,因此就在埡口找到芒草較高大密集的背風面來炊煮。
永宏與振宗帶來攻頂爐開始炊煮。我打開背包,卻找不到我的攻頂爐,原來我放在家裡,忘了打包。各人開始打開背包,掏出帶來的食材:有麵條、高麗菜、丸子、青豆、山藥、肉醬罐頭、杏包菇及豬肉絲。不消多久,美味的午餐就上桌了,能在這美景如畫的山上吃熱食,頓時心中湧起無限的幸福感,大家臉上流露出滿足的笑容。

酒足飯飽,收拾餐具,繼續上路。經由埡口上方的觀景台,沿著石階而上。一路是無止境的上昇路段。氣喘吁吁地上了一座山頭,卻發現遠處還有更高的山頭要爬,石板路迤邐而上,好像天梯一般,想起一首老歌的歌詞:「峰峰相連到天邊」頗契合眼前的山景。

這一路走來,步道皆以石板舖設。每片石板寬100公分x深40公分x高15公分,每片重量至少40公斤以上,心中很好奇,當年是如何將這些石材運上來的?又耗費多少人力,多少時間才舖設完成今日如此便利舒適的步道?真是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心中的敬意與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草嶺步道位處稜線上,長年受海風吹拂,樹林皆呈現「風衝矮林」的景觀;另一個特別的景觀是步道兩側及緩坡上的芒草嫩葉都被野放的水牛啃食,以致僅留下約50公分高的粗莖草叢。今天一路走來,都未見牛踪,直到桃源谷555峰居高遠眺,才看見數隻牛隻散佈在桃源谷大草原的南側。
由於中午一點多時,接到林口長庚醫院的電話,要我今晚八點前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因此我們並未在大草原逗留。上完廁所即下到蕭厝,拍了兩張畢業照,即驅車下山返回遠望坑取車,各自上路回家,結束一天的行程。 

沿途公廁:遠望坑親水公園、虎字碑下方約250公尺處、桃源谷(無水)、
     蕭厝登山口
沿途水源:自遠望坑入口至虎字碑步道南側有小溪、蕭厝登山口公廁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官方網站

              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