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時政評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時政評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1月4日

229_禁堵美國牛肉為那椿?




美國自從2003年爆發狂牛症疫情後,我國即禁止進口美國牛肉。而今,六年已過,我政府於上月宣佈重新開放進口美國牛肉後,在國內引發強烈反彈,甚至要求政府與美國重新談判。


仔細看這些反對的團體,表面上是以國人健康為冠冕堂皇的訴求而反對,實則各有算盤。反對黨是為了年底縣市長選舉在塑造議題,期望能擴大地方執政版圖,進而反攻中央政權;地方縣市長不論藍綠的反彈,是為了縣市合併後新制的院轄市長選舉而攏絡民意;也有的是為國內養牛業者而發聲,不過,本土牛肉因售價高,市佔率本來就小,美牛的進口不致對本土牛肉造成任何致命的威脅;但真正背後最大的主使者,恐怕是澳洲牛肉的進口商了。


2003年禁止美國牛肉進口以來,國人改吃澳洲或紐西蘭牛肉,但國內消費者並未因這兩個國家擴大市佔率而得享廉價牛肉,反倒是紐澳牛肉進口商有恃無恐地大賺荷包。今天,政府重新開放美國牛肉進口,首當其衝的就是紐澳牛肉進口商及出國口政府。美國牛肉因大規模經營、一貫化作業,價錢及品質比紐澳牛肉更有競爭力,而國人被禁吃美牛六年來,早已是望穿秋水,準備好好大啖香嫩美味的美國牛肉了。


面對這個威脅,紐澳牛肉進口商及出口國政府絕不會坐以待斃;這個時候,我政府相關部會官員更要能挺得住,千萬不可退縮。另一方面,政府既然簽署協議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本於政府一體原則,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政府不應玩弄兩面手法、笑裡藏刀地要求量販業者及大型餐飲業者趕赴鴻門宴簽下所謂不賣美國牛肉的「違心公約」。

2009年6月2日

193_期許建中成為名校

紅樓永遠常新,建中永遠卓越 (摘自建中官方首頁)


爭議多年的台北建中學生翻牆新聞,近日校方決議每天開放五百個名額(約學生總人數的13.5%),允許學生申請中午外出一小時用餐。對於校方的作法,外界一致給予肯定,但仍嫌不夠開放;而學生對此也嫌麻煩,揚言翻牆比較方便。 

過去專制社會的管理方式是以統治者的方便為考量,校園管理也依循這個思維,對學生進行各項管制措施,從頭髮、衣著款式皆以統一標準來要求。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學生連最基本的生活項目的選擇自由都沒有,此舉明顯地是對學生自主性的不信任,也剝奪學生學習自我管理的機會。

建中立校超過百年,招收來自全台各地的菁英學子。學校對這些優秀青年所負的責任遠遠超過其它一般高中的責任,不僅在學業的指導,更應培育他們成為術、德兼修的社會領袖,對自我有高度的良知與榮譽感,對社會有責任感,更能期許自己未來成為值得信賴的一群人。

一般的高中招收的學生中,不少是屬於缺少自我約束能力的,因此需要採取「勤教、嚴管」的手段來改變學生的習性;但建中的學生資質優異,不僅在課業上游刃有餘,還能主動從事課外活動,對如此的學子,他們需要的是多一點的尊重,給予自主管理的學習成長空間。

學生對於翻牆外出的理由是出外用餐。雖然校內設有餐飲部,但是在同樣餐廳用餐三年,或許人多擁擠,或許口味少有變化,因此翻牆外出,其情可憫。校方不讓學生中午外出,理由可能是為了學生安全、校園秩序,也可能是為了保障校內餐飲部的基本營業額而設的限制。

我們建議,校方應在學校正門之外,在靠近寧波西街或泉州街等靠近小吃店的地點開設側門,藉由數位門禁管理系統(如部份學校的宿舍門禁卡,或企業內部權限通行卡),讓學生在中午時間自由出入校園;而這些門口的安全則可藉由數位監視影像系統來協助保全。

學校年齡會漸增長、建築物也會老舊,但願建中的教育理念與管理方式不僅能與時俱進,甚至能有創新、典範性的作為,為國家社會將這群頭腦聰明的菁英青年,培育成俱有強烈榮譽感、表裡如一的人才,使建中的名校美譽,不僅來自悠久的歷史、頭好壯壯的學生,更因為她所培育的每個學生「品質優良、值得信賴」而聞名。  

2009年2月3日

175_見微知著,談地名英譯

搭乘火車前往台北途中,經過板橋車站,注意到板橋站的英譯Banciao唸起來怪怪的,因為「Ciao」怎能拼出「ㄑㄧㄠˊ」音,百思不解;因此上網搜尋各公家機構的拼音方式,發現還真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叫一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如何拿著印有台藝大校名地址的信封,在交通單位懸掛的「Banqiao」指示牌下,找到位於「Panchiao City」的校區呢?叫一位拿著行政院研考會邀請函的學者搭台鐵自強號到「Jhongli」站下車,前往位於「Zhongli」的中央大學?

設想,您若是一位完全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在台灣街頭憑著這些雜亂的英文街道牌要找一個地方,你不發瘋才怪! 台灣幅員其實不大,但那麼多年過去,地名拼音仍是如此混亂、無法統一,那中央政府實在是太遜了,更讓人質疑他們治國的能力。

使用單位  板橋市  中壢市
中華郵政   Banqiao  Zhongli
台灣鐵路   Banciao  Jhongli
中壢市公所      Jungli
中原大學        Chung Li
國立台藝大  Panchiao
中壢警察分局      Jhong Li
行政院研考會      Zhongli
 

小測驗:以下兩個拼音是指什麼地名?
     1. Kungkuan 2. Gong Guan


答案:進入 國道高速公路局 找答案

2008年9月19日

143_託夢說法解祕

 台灣民間盛傳,人若冤死,會進入親人或他人的夢境中,請求代其處理未了的事。過去警方將破獲某些棘手、懸而未解的命案歸因於死者託夢的例子;上週,辛樂克颱風挾帶豪雨在台灣中南部造成嚴重災情,其中后豐大橋斷橋造成六人墜河新中橫公路豐丘明墜道七人被土石流活埋,至今仍有部份罹難者遺體仍未尋獲,而心急的家屬則以失蹤者"託夢"的說法,要求救難人員繼續挖掘。其中,豐丘罹難者之一的家屬用"託夢"說,果真找到死者遺體的另一部份;后豐斷橋慘案中某位失蹤者的遺體在下流被尋獲,唯因泡水屍體腫脹難以辨認,雖經DNA比對確認死者身份,但家屬拒絕承認,仍堅持失蹤者"託夢"的說法,指揮救難人員繼續搜尋。
 家人失蹤、生死未卜,家屬心情之焦慮不言可知,一方面要把握搶救的黃金時間,二方面就算生機渺茫,死也要見屍。雖然託夢說並無科學根據,但常被應用在許多場合作為一種說辭,例如警方破了一個棘手的案子,常以託夢說也掩飾線索的來源,或是用以表示不敢居功的謙虛;或者,家屬藉託夢說來要求權責單位不可停止偵察或搜救;或者,託夢說被用來抗拒公權力的執行;連神明也曾有託夢為其建廟的例子。
 託夢說雖無科學根據,但公部門在執行搜救時,不必也不應給以家屬苛責。應本著"人溺己溺"的悲憫之心,多盡一份心力;如此,即便無功而返,家屬也不致於心存怨懟與不滿。

2008年3月28日

110_請繼續使用國語

 湖南省籍的馬英九表明要參選本屆總統時,大家對他的「外省人」身份有許多的疑慮。但開票結果卻令大家耳目一新,顯現台灣人族群融合的程度已超乎大家的想像。馬英久從參選台北市長以來,為拉近民眾距離,即努力學習閩南語,甚至聘請台語老師指導。十多年過去,他此次參選總統多次的競選演說所講的閩南語,雖有進步,但聽起來仍是令人覺得怪異、滑稽。即便如此,台灣人仍以選票表示對這個香港出生的外省子弟的肯定與接納。他的清廉與誠懇態度跨越了語言與族群的鴻溝。
 語言是族群間溝通的最重要工具,每個國家也努力培訓外語人才以促進國際關係。台灣地方雖小,但歷史因素使這小島住了許多不同語言的族群,他們之間若沒有第三語言,幾乎是無法溝通的。為此,日本殖民時期強制推行日語;國民政府時期又改推行「國語」;直到民進黨執政,雖未強制推動全國性的閩南語教育,但國會問政、官員施政說明、各式選舉場合,甚至總統本人在國際記者會場合,皆使用閩南語,閩南語無形中已被尊為「國語」了。這樣的歷史過程,明顯地點出了政治宰制語言的暴力手段,是導致基層民眾厭惡與反彈的必然後果。
 除了政治外,經濟也是宰制語言的另一重要因素。台灣發展史上,由於閩南族人佔有台灣最肥沃的海岸平原,也主宰台灣經濟活動,因此其它族群為了謀生,而不得不學習閩南語作為溝通語言。目前的事實是,閩南語系者,絕大多數不會其它語言;而其它語言族群只要進到都會區,都會迫於現實而學習閩南語。在市面交易活動中,若不特別詢問,你無法辨識那操著流利閩南語與你進行交易的對象,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人。
 近十幾年來,自稱為「本土政黨」者,為了爭取台、客籍選票,積極操作「國語族群=國民黨=外來政權=不愛台灣」的族群意識,成功地於2000年取得最高政權。執政後,也積極在國民小學推行「母語教學」,企圖淡化國語的地位。
 中國大陸幅員遼濶,族群更為複雜,他們以北京話為共通語言,並稱之為「普通話」。有「民族大熔爐」之稱的美國,要求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歸化美國籍時,要通過英語基本能力測驗。中南美洲雖是以原住民為主要人口,但仍以她們當年的殖民者的語言-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我們的鄰國菲律賓及新加坡也以當年的外來政權的語言-英語為國語。
 為了方便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我們國家各族群必須心平氣和地共推「國語」為共同語言。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已是各族群熟悉的語言,它的辭彙量也較台語更廣,許多流行用語、科學性辭語或是外來語,用國語較容易表達。
 或許當年在推行國語時,執政者的手段較粗暴;或許有人曾為了不能說流利的國語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嘲諷的不悅經驗;或許有些人單純為了維護母語的傳統而抗拒國語化。但無論如何,不同族群聯姻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他們結婚後,若是維持小家庭的生活型態,通常以國語為家庭語言;若是與長輩同住,則以大家長的母語為家庭語言,對外仍以國語溝通;至於隔代之間,也多以國語溝通。
 國小的母語教學其實有其不適之處。因為每一個語言都有「南腔北調」的差異性,一個學校的閩南語系學生有的講漳洲腔、有的講泉州腔;客語族群學生有的原生家庭講海陸腔、四縣腔、詔安腔或是潮州腔;至於原住民,語系更為繁雜。學校要如何安排師資及教材來滿足不同語系的家庭,也是一個頭痛的問題。
 固然當年國民政府為了推行國語,使用粗暴的手段引致反感,但就事論事,在那個缺乏傳播媒介、島內族群關係緊張的年代,那似乎也是不得不為之的手段。數十年過去了,新的世代應有開濶的歷史觀,將「國語」的歷史包袱除去,使它還原成單純的溝通工具;而各路政治人物也應自我節制,勿再賦予國語任何政治意涵,更不應再利用語言來分割族群,破壞和諧。

2008年3月24日

108_民進黨抬起頭來

 民進黨在連續贏得2000年及2004年總統寶座後,卻接二連三輸了2005年的縣市長選舉、2007年的立委選舉,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敗選當晚,長昌競選幹部全體站在台上,連續向全國支持者鞠躬了六次;不少人紅了眼眶,失望難過之情溢於言表。多年的努力,一夕之間化為烏有,有人認為民進黨將會一蹶不振,但我卻認為未來四年是民進黨展現存在的價值,及重新感動人民的大好契機。
 這次總統大選,由於國民黨推出「不沾鍋」馬英九參選,雖然他的特別費案及綠卡案一直受到綠營攻擊,但得分效果不大;加上國民黨下野八年未再執政,綠營不再像2000年之前一樣能找到任何對手的結構性弱點加以攻擊,因此所有左勾拳或右勾拳,都像打在軟綿綿的沙包上,沒能在社會引起太多共鳴。反倒是民進黨八年執政,將自己所有的罩門露了出來,叫當年對他們寄以厚望的選民失望透頂。
 民進黨敗選雖是事實,但是我個人以為,情況並未到絕望的地步,這反倒是民進黨重生的契機。在國民黨佔了3/4的席次的國會,真正能發揮監督制衡力量的,非民進黨莫屬。雖然這27票在表決時只是無關緊要的少數,但是民進黨千萬不可以此妄自菲薄。這27位立委必成為國會新聞的要角、全國媒體的焦點。在議事廳裡,他們犀利的質詢所綻放的火花將吸引全國的目光,也將成為未來國民黨完全執政下,全國人民所信賴的良知與希望。
 謹以一則眾人皆知的小故事作為結語:兩位鞋公司代表奉派到非洲考察市場,其中一位下了飛機,看到當地人都光腳沒穿鞋,就大嘆一聲:「完了,他們都不穿鞋,我要賣給誰呢?」另一位則說:「太棒了!他們都沒有鞋子,一人買一雙,我們就發了!」
 此情此景,展望未來,願以兩首耳熟能詳的歌來勉勵民進黨,真心希望民進黨「嘸免失志、嘸免膽寒」。
  《小草》(主唱:王夢麟) 播放本曲
  《愛拼會才會贏》(主唱:葉啟田) 播放本曲  

2008年3月22日

107_台灣人轉大人了!

 幾歲算大人?雖然民間習俗以十六歲,法律則以廿歲為成年人,但我們都清楚,是否真的夠格成為大人,不是以生理的年歲來論,而是以承擔責任的能力與分辨是非的智慧來論。
 一個大人會估量自己行為的後果,也勇於對自己的選擇負完全責任。台灣施行民主雖已超過六十年,但前五十年被統治者壓制而成為民主的侏儒、嬰兒。直到八年前,終於覺醒,以自己手中的選票作出石破天驚的抉擇-換黨做看看。當然,台灣人也為當初的抉擇承擔了若干苦果,但是,這本就是一個成年人所當面對的風險與代價。
 八年後的今天,台灣人再度用手中的選票,叫執政的民進黨下台,給在野的國民黨一次展現新生的機會。雖然,過去八年裡,民進黨政府不斷以「大陸飛彈對準台灣」、「大陸封殺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等說辭想造成民眾對中共政權的恐懼;謝長廷陣營也不遑多讓地以「女找嘸尪、男找嘸工」、「一黨獨霸、民主倒退」等口號來恐嚇選民,以為只有綠色執政,台灣人才有活路。
 今天,台灣人毅然地以手中的選票再次實現台灣民主的成果-二次輪替。人民已有了足夠的成熟、理性的心智,不甘再被恐嚇、愚弄。人民開始體認自己才是自己未來的主人,政府只是人民的僕人。
 有了兩次政黨輪替的經驗,台灣人民未來在必要的時刻,將更有自信地以手中的選票實現第三次輪替,甚至更多次的輪替。台灣人不再為換人當家而如喪考妣般落淚、害怕。唯有小孩才害怕看不到父母的面,長大的孩子才敢出門在外闖蕩。
 台灣人,恭禧你。從今天起,你是大人了!

106_態度決定高度

 今晚六點剛過不久,大選結果已昭然若揭-馬英九、蕭萬長先生以58%得票率,當選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縱觀此次選舉之勝敗,雙方所推出的政策固然是影響此次結果的重要因素,但最關鍵的因素應該是「態度」問題。這態度不僅彰顯在扁政府八年執政的點滴裡,也在此近一年的選舉過程中表露無遺。
 扁政府八年來,以「新手上路」之姿獲得民眾之同情及寬容,而得以連續執政二屆。但這八年來,人民看到扁本人,及其行政官員的高傲與狡辯本性,已深感厭惡與不恥。對比之下,馬英九本人則以誠懇、憨厚的態度,獲得七百多萬選民的青睞而當選。
 選戰開始以來,馬英九先生之兩岸政策、個人忠誠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沒有中心思想、對台灣民主沒有貢獻等理由,飽受對手嚴厲之質疑與批評,一度顯得無力招架而讓人懷疑他勝選的機率有多少。但面對對手日夜凌厲的攻擊,馬先生除了提出必要的說明外,不改他一向的誠懇、寬容的態度面對之,並沒有被對手激怒而失去理智與風度。這樣的態度始終如一,終於獲得選民的信任,託付國民黨以「完全執政」的重責大任。
 下野八年,重新執政,國民黨應以臨淵履冰的心戒慎恐懼。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今晚說過:「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國民黨八年前也領教過這句話的威力,今後當更謙卑、努力,向國人證明她已脫胎換骨。未來四年的執政態度,將決定四年後的高度。

參閱本人早期相關撰文:骨氣與傲慢之別(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2060期,2002.11.26)